天天看點

揭秘北京冬奧會頒獎儀式籌備的三個“幕後細節”

随着北京冬奧組委2021年12月31日正式釋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頒獎元素,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體育展示和頒獎儀式服務贊助商北奧集團有關負責人向記者揭秘了三個“幕後細節”。

揭秘北京冬奧會頒獎儀式籌備的三個“幕後細節”

頒獎禮儀服裝零下30攝氏度能保暖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頒獎元素,包括頒獎台、頒獎托盤、頒獎托盤放置台、獲獎運動員定制版吉祥物紀念品、頒獎花束和頒獎禮儀服裝。其中,頒獎禮儀服裝不僅要呈現禮儀人員端莊、大方的形象,還要滿足防寒保暖要求。賽時,張家口賽區頒獎廣場的最低溫很可能達到零下30攝氏度。

揭秘北京冬奧會頒獎儀式籌備的三個“幕後細節”

制作小組需要為頒獎禮儀服裝找到适合的制作面料。經多次研讨、反複對比測試,“瑞雪祥雲”“鴻運山水”“唐花飛雪”三套頒獎禮儀服裝方案根據不同頒獎場景,均采用聚酰亞胺纖維材料制作。這種材料已在航空航天領域得到應用,具有耐高低溫特性、皮膚适應性好、材料本身導熱系數低等優勢。從服裝最初設計到正式傳遞,制作小組曆時20個月保障頒獎禮儀服裝順利亮相。

頒獎物資制作展現環保、實用

北京冬奧會主題口号是“一起向未來”。頒獎台、頒獎托盤、頒獎托盤放置台等物資制作也充分展現出可持續發展。

無論頒獎台箱體,還是頒獎托盤均使用環保材料制作。這些物資還要實用,頒獎台面鋪設低溫防滑軟墊,頒獎托盤鋪墊防滑矽膠墊防止獎牌和紀念品滑落。通過子產品化組合拼插,頒獎台能夠快速搬運、拼裝,滿足從單人項目到多人項目的快速轉換需求。冬殘奧會頒獎台還為殘疾運動員增加了無障礙坡道設計。

揭秘北京冬奧會頒獎儀式籌備的三個“幕後細節”

置物台則是“無接觸式”頒獎儀式中特有的頒獎元素,遵循了國際奧委會對于頒獎儀式無接觸頒獎的整體要求。置物台分為大台、小台兩種,分别用于多人項目和單人項目。大台的外罩材料為高彈透氣針織面料。考慮到室外場館強風環境下的使用安全,兩種型号的置物台都進行了科學的配重設計。

11所高校217名頒獎禮儀志願者參與教育訓練

北京冬奧會頒獎元素的使用、氛圍營造呈現離不開頒獎禮儀人員的引導和烘托。2021年4月至6月,經過為期3個月的招募,來自北京體育大學、中華女子學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11所高校共217名候選人參與頒獎禮儀教育訓練。

揭秘北京冬奧會頒獎儀式籌備的三個“幕後細節”

北京語言大學的志願者們在進行冬奧志願禮儀實操教育訓練(攝影/陳鐘昊)

為了練出符合國際奧委會和北京冬奧組委技術标準的禮儀人員隊伍,師資教育訓練團隊建構包含教學課程、動作标準、頒獎流線等多項專業内容的完整教學體系,實施了從基礎知識授課到專業動作訓練、從禮儀行進組合到頒獎合成演練的訓練。

2021年9月底,為期45天的頒獎禮儀志願者候選人集中訓練完成。經過系統教育訓練,目前已經在“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中接受實戰檢驗,賽時他們将深度參與頒獎禮儀服務,成為賽場上一道靓麗的風景線。

文:張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