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他頗得蔣的信任,有“天子門生第一人”之稱,曾是蔣最寵愛和信任的國軍進階将領之一,胡宗南在國軍的黃埔生中有五個第一,即是國軍中黃埔生的第一個軍長、第一個兵團總指揮、第一個集團軍總司令、第一個戰區司令長官、第一個跨入将軍行列、此外他也是黃埔生中唯一一個在逃台前獲得實授第三顆将星的人(不算中将銜加上将銜的那些将領)。
除了不是第一個師長外(1927年底,範漢傑任浙江警備師師長,是國軍中黃埔生第一個任師長的),胡宗南包攬了國軍中黃埔生的諸項第一,不過如果和另外一個黃埔一期生比的話,胡宗南就差得遠了,這個人就是我軍著名的軍事家,開國元帥徐向前。

胡宗南
1931年7月,徐向前任鄂豫皖根據地的紅四軍軍長,1931年11月7日,鄂豫皖的紅軍又改編成了紅四方面軍,徐向前任總指揮,下轄紅四軍、紅二十五軍,不久後又組建紅九軍,方面軍有六個師,共4.5萬餘人(不含地方部隊);而當時36歲的胡宗南是國軍第1師中将師長,雖然任師長比範漢傑晚,但是第一師是蔣軍嫡系中的嫡系。
徐向前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的時候31歲,他是黃埔生中第一個當上方面軍一級軍事主官的,當時紅軍隻有紅一、紅四兩個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後來西征在川北建立了川陝根據地,在最高峰時有8萬多人。徐向前在鄂豫皖根據地和川陝根據地期間,指揮紅四方面軍和數十萬國軍作戰,胡宗南、衛立煌、湯恩伯、陳繼承等人不過是參與作戰的國軍将領之一,也屢屢被紅軍擊敗過。
徐向前在他的軍事生涯中指揮了許多經典的戰役,其中蘇家埠戰役、川陝根據地反六路圍攻、晉中戰役、太原戰役被列入我軍1955年以前的十大經典戰役,這四場戰役都極具代表性,非常富有指揮藝術,比如蘇家埠戰役就被國防大學、美國西點軍校等一些著名的軍事院校收錄入教材,作為經典戰例講授。
在蘇家埠戰役(1932年3月22日~5月8日)中,徐向前指揮2萬多紅四方面軍圍點打援,将敵陳調元一部圍困的蘇家埠四十餘日,調動敵13個團2萬餘人來援并将其全殲,蘇家埠守敵驚恐之下不戰而降。此戰,紅四方面軍共殲敵3萬餘人,其中俘虜皖西"剿共"總指揮厲式鼎、旅長5人、團長12人,繳獲長各類槍支1.5萬餘支、輕重機槍200多挺、各類火炮44門、電台5部,并擊落飛機1架,這是鄂豫皖根據地的空前大捷。
在川陝根據地反六路圍攻(1933年12月中旬至1934年9 月下旬)中,紅四方面軍8萬餘人與劉湘糾集的20餘萬川軍激戰十個月,徐向前指揮紅軍有計劃地收緊陣地,在敵人發動4次總攻精疲力竭後,紅軍于1934年8月9日開始大反攻,收複了北至廣元,南至阆中的嘉陵江東岸廣大地區。此戰,紅四方面軍共斃傷俘敵8萬餘人,其中俘2萬餘人,繳獲槍各類槍支3萬餘支、各類火炮100餘門。
在晉中戰役(1948年6月至7月)中,華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以少勝多,指揮47個團6萬餘人,采取運動戰為主的作戰方式,連續作戰40多天,殲滅閻錫山主力部隊計4個軍部、9個師、2個總隊及大量地方保安團隊共10萬餘人,此戰之後敵據守的太原成為孤城。
在太原戰役(1948年10月5日—1949年4月24日)中,該戰役的前、中期階段,徐向前以10萬兵力圍困了13萬敵軍防守的太原城,在兵力、火力都不如守軍的情況下,敢于主動攻城且實作了對太原的長期圍城,為緩解其他戰區的壓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徐向前指揮的四場經典戰役中,蘇家埠戰役是圍點打援的典範戰例;川陝根據地反六路圍攻,殲敵8萬,潰敵10萬,是紅軍戰史上殲敵數量最多的一次戰役;晉中戰役用6萬部隊,以運動戰的形式橫掃晉中,連克14座縣城,以少勝多殲敵10萬;太原戰役,是解放戰争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我軍兵力少于敵軍、而且火力也遠遠不如敵軍,卻敢于主動攻城且能夠實作長期圍城的大型戰役。
當然徐向前指揮的經典戰役遠不止這四場,像黃安戰役、商潢戰役、反三路圍攻、包座戰役、臨汾戰役等都是教科書式的經典戰例,徐向前是當之無愧的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