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12月“西康王”劉文輝的一個決定,加快了西南戰役勝利步伐!

劉文輝,少有淩雲之志,青年從軍,開始軍事生涯,從此,一路扶搖直上。四川軍閥混戰,讓他初露鋒芒,大顯身手,實力逐漸壯大,成為四川叱咤風雲的人物。後與其堂侄劉湘從互相合作到劍拔弩張,在四川大地上,上演了一場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叔侄之戰。

抗戰時期,劉文輝獨居西康,成為“西康王”。他一面抵制老蔣的瓦解,一面頻繁與中共聯絡,雙方互相信任、互相支援,為後來的起義打下了堅實基礎。

1949年12月9日,劉文輝以西康省主席兼第24軍軍長的名義在四川彭縣通電起義,在曆史性的關鍵時刻,毅然決然地走向了人民的行列。

1949年12月“西康王”劉文輝的一個決定,加快了西南戰役勝利步伐!

01青年從軍 飛速升遷

劉文輝1895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大邑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在家中排行最小,備受寵愛。他自幼聰慧不凡,成績優異,13歲就被陸軍國小破格錄取,後來被保送到北京陸軍第一中學就讀,1917年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劉文輝畢業那年,時值孫中山發動護法運動。回到四川後,劉文輝在大哥劉文淵的陪同下,來到成都拜訪已升任川軍第1師第1旅旅長、堂侄劉湘。

劉湘比劉文輝還大6歲,他對一表人才的堂叔贊賞有加,盛情款待。但出人意料的是,劉湘沒有将他安排在自己麾下,而是一紙引薦信,把劉文輝支到了樂山。

劉文輝剛到樂山,就被川軍第8師師長陳洪範委任為29團2營營長,過了一年,再提了一級,并且不到3年就當了團長。升遷之快,在當時的川軍中絕無僅有。

軍閥的黑暗統治,以及軍閥間無止境的争霸,給劉文輝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他在厮殺中初露鋒芒,實力逐漸壯大。

1920年5月24日,川軍發起驅逐滇軍之戰。劉文輝部因指揮有方,屢立戰功,軍長劉成勳地他贊歎不已,并拔擢劉文輝任獨立旅旅長,少将軍銜。此時的劉文輝年僅25歲。

1921年劉文輝的堂侄劉湘升任川軍第2軍軍長,當劉文輝打着陳洪範的旗号去宜賓時,劉湘有意拉他一把,委任劉文輝為川軍第1混成旅旅長。

從此劉文輝脫離了陳洪範,自立門戶,開始了他的軍閥生涯。在後來的混戰中,他不斷打敗對手,收編部隊,争占地盤,一帆風順。

1923年,劉文輝擔任川軍第9師師長,1926年就任國民革命軍第24軍軍長。此後劉文輝以四川宜賓一帶富庶地區為基地,自成局面,形成一支獨立的軍事政治力量,逐漸成為四川叱咤風雲的人物。

1949年12月“西康王”劉文輝的一個決定,加快了西南戰役勝利步伐!

02兼并之戰 所向披靡

1926至1927年間,劉文輝率軍駐成都,據有下川南的眉山、仁壽、宜賓等20餘縣,實力日漸強大。他決心統一全川。

但盤踞在雅屬(雅安)、甯屬(西昌)及上川南的彭山、新津等縣的西康屯墾使使劉成勳,阻斷了從叙(宜賓)嘉(樂山)至成都的通道,這嚴重阻礙了劉文輝的勢力發展,成了他揮之不去的一塊心病。

1927年6月8日,劉文輝派部下兵分三路,對劉成勳部發起猛烈攻擊。一路由雙流向新津進攻;一路由崇慶、大邑向邛崃進攻;一路由眉山、丹棱向名山、雅安進攻。

面對劉文輝的淩厲攻勢,劉成勳的部隊基本都在躲,并主動讓出部分地盤,以為能緩和一下劉文輝的攻勢,殊不知劉文輝早已下定決心要吃掉他,指揮部隊屢屢發起猛攻,打得劉成勳部退無可退。

1927年6月29日,山窮水盡的劉成勳通電下野,回大邑老家,結束了軍閥角逐的生涯,其防區全部為劉文輝兼并,部隊被劉文輝收編,劉文輝的實力空前增強。這時川軍中力量較強大的有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

其中以劉文輝、劉湘的力量最大,形成了二劉合作主宰四川的局面。樹大招風,劉文輝叔侄已威脅到其他各部的生存,引起了各部的敵視。

1927年11月20日,楊森、賴心輝等聯名通電,抨擊劉湘。12月10日,四川同盟各軍臨時軍事委員會發出了聲讨劉湘的通電,第二次下川東之戰爆發。

由于得到劉文輝的大力支援,加之事先準備充分,劉湘擊敗了楊森,大獲全勝,把下川東楊森地盤23個縣占為己有,收編楊森近30000部隊,實力大增。劉文輝也因援助劉湘有功,得到了永川以西的防地,軍事實力進一步膨脹。此後一段時間,四川成為二劉的天下。

1949年12月“西康王”劉文輝的一個決定,加快了西南戰役勝利步伐!

03叔侄争霸 二劉大戰

一山難容二虎,當二劉成為四川政治舞台上壓倒群雄的兩大勢力時,叔侄2人也由以前的合作轉為明争暗鬥。

1931年,劉文輝斥巨資200萬,從英、日等國購買武器,拆散分裝,從上海運往成都,經過萬縣時卻被劉湘部隊扣留。劉文輝多次交涉,都被劉湘拒絕。

是以,在劉文輝的訓示下,他的哥哥劉文彩派刺客胡文鵬到重慶行刺劉湘。胡文鵬潛入劉湘宅弟,在樹上躲了3天3夜,始終沒有找到機會下手,第4天餓昏了,從樹上掉了下來被活捉。事情敗露後,二劉的沖突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1932年10月1日,駐守在武勝的劉湘部,由羅澤洲帶領首先發難,向劉文輝駐南充的林雲根部打響了第一槍,揭開了二劉大戰的序幕。

一向所向披靡的劉文輝由于偏重防守,防線拉得太長,兵力分散,開戰初期就吃了敗仗。到了11月11日,在劉湘的猛烈攻勢下,劉文輝先後丢失了遂甯、江津、崇慶等地;11月21日,劉湘部進入滬州,劉文輝丢失了滬州重鎮。

劉文輝不僅戰場失利,劉湘還采取武力威逼和金錢收買來對付劉文輝部屬,内憂外患之下,1933年8月,大勢已去的劉文輝率殘部退守漢源,陷入絕境。

劉文輝的大哥劉文淵見此情形,就去劉湘處以“家族情誼”疏通,再加上老蔣有意保留劉文輝殘部,以牽制劉湘,電令停火,二劉“言歸于好”。劉湘念“叔侄之情”,将雅安、荥經等縣劃作劉文輝的防地,劉文輝再度回駐雅安。

劉湘、劉文輝之戰,是四川軍閥400多次戰争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也是最後一次大混戰,戰争曆時1年多,戰地綿亘川西、川北和川南的數十縣,縱橫千裡,動用兵力20多萬,大小軍閥幾乎全部卷入。戰争共耗資5000萬元,人民生命财産損失難以計數。二劉大戰的結束,也是四川軍閥混戰的終結。

1949年12月“西康王”劉文輝的一個決定,加快了西南戰役勝利步伐!

左起:劉文彩、劉文輝、劉湘

04建設西康 發展教育

劉文輝戰敗後,退至川邊防區,軍部駐雅安。1939年西康省政府正式在康定成立,行政院任命劉文輝為西康省政府主席。省會設在康定,但24軍軍部長設雅安,劉文輝長期坐鎮雅安,将這裡作為西康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西康省建立于抗日戰争時期,建省後劉文輝提出“十大建設”方案以及“三進主義”和“三化政策”的建設方略。

“三進”即:對康屬穩進、對雅屬逐進、對甯屬猛進;“三化”即:對少數民族以德化代替征服、以同化代替分化、以進化代替羁縻。

劉文輝的這些方略,當時對安定西康、發展經濟起到了一定作用。

尤其在教育方面,劉文輝在西康不遺餘力地大力推行先進文化教育。在各地新縣長主任前,劉文輝已有密碼:縣政府房屋的建設不得好于當地建立學校,否則就地免職。有的縣長還親自到國小代課。劉文輝還大力提倡開設專門的夜校掃除文盲。

在西康建省後的第5年(1944年),西康省立女子中學也成立起來,并堅持專門招收女生,直到1949年下半期。該校從建立開始,一直到1950年雅安解放,總共招收了1000多名學生,為雅安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

1949年12月“西康王”劉文輝的一個決定,加快了西南戰役勝利步伐!

05選擇光明 投向人民

早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産黨就對劉文輝開始了争取工作。在土地革命戰争時期,中共與劉文輝建立了統一戰線關系。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劉文輝與中共的聯系更加密切。周總理、王若飛等上司人分别親切會見了劉文輝,加快了他走向民主陣營的步伐。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老蔣飛到成都,立即召見張群、劉文輝、鄧錫侯等人,并為他們打氣。第二天,老蔣造訪劉文輝,觀察其動靜。劉文輝沉着應對,未露破綻。

然而,老蔣始終對劉文輝放心不下,采取監視+先轉移家屬的辦法,意圖控制劉文輝等人,形勢迫在眉睫。

1949年12月9日,劉文輝以西康省主席兼第24軍軍長的名義在四川彭縣通電起義,鄧錫侯、潘文華亦宣布起義。

起義之後,朱德、賀龍對3位将軍的義舉先後複電表示“嘉慰”。鄧小平曾說:“西南戰役之能獲得勝利,是由于毛主席上司的正确,全國勝利形勢的影響,以及人民解放軍無堅不摧的力量。同時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諸将軍于12月9日宣布起義,亦起了良好的配合作用。”

1949年12月“西康王”劉文輝的一個決定,加快了西南戰役勝利步伐!

寫在最後:

1956年,劉文輝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1959年,劉文輝調到北京,任林業部部長。至此,曾經的一代“西康王”轉身之間成為了共和國的林業部長。

劉文輝對周總理的感情很深,一直把他視為良師益友。1972年,劉文輝不小心摔斷了腿,他原來就有心髒病、肺氣腫,1975年又被發現患了癌症,身體更加衰弱。

周總理對劉文輝的病情非常關心,幾次親自批示:盡一切辦法延長生命,隻要有危險就随時向他報告。然而,此時的總理也已身患重病。

1976年1月初,剛出院的劉文輝得知總理逝世的消息,極為傷心。他不顧醫囑,堅持與總理遺體揮淚告别。不久,劉文輝再次住進醫院,1976年6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1949年12月“西康王”劉文輝的一個決定,加快了西南戰役勝利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