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詩,書香撲鼻;篇篇句句,印在我心。——題記
“子曰”“詩雲”,是小時候的朗誦,“咿咿呀呀”地講個不停。它們悄然間鋪滿我的成長之路,譜寫我的人生樂章。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傾聽着這首《勸學》,這何不是求學之路上的映照?走在這條路上面,動人心弦。
皎潔的月光照在地上,銀輝灑進每一個遊子的心田,千絲萬縷的思鄉情牽動着他們。李白身處異地,寫下流傳千古的佳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蘇轼醉卧窗邊,注視那輪明月,吟出動人絕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在漂泊海外的遊子眼中的月,似乎不再平凡,它似乎捎來一封封來自家人的信,捎來了一句句來自家鄉的問候。
詩意在哪裡?秋風瑟瑟,走在落葉上,傾聽來自生活的交響曲。泉水叮咚,正歡快地踏着舞步。動物們正叽叽喳喳,為冬日的寒冷準備着。忙碌的号角吹響,歌聲伴随着丹桂的香氣在田間飄蕩。爽朗的笑聲響徹整個田野,叮當的車鈴聲透着歡樂。努力的成長,使我們辨識了方向——東西南北,世間的滄桑,使我們嘗到了滋味——苦辣酸甜。詩意人生,不就應該如此嗎?
踏在詩的台階上,走在韻律之上,感受着這詩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