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我心中的那片海

又到了初春時節。

一陣陣寒流過後,春天邁着顫巍巍的步子走來。小草雖已青得喜人,但扔萎靡着,看着反讓人恹恹欲睡——報春的使者還沒來得及醒來,幹癟的枝幹也仿若大病未愈,天地間彌漫着一層濕漉漉、靜悄悄的灰色霧霭。

我漫無目的地在花園裡閑走。憶起童年,我是多麼喜愛文學,成天在文學的海洋中漫步,感受那一個個有溫度,跳躍舞動着的漢字。而如今,我成日埋在習題本中,死闆地想提高文化成績,殊不知,寫作的能力慢慢褪去,對文學的愛好慢慢消失。看着這一篇篇華而不實的文章,卻始終感覺無能為力。

目光所及,看見了一顆小小的蒲公英。

憶起童年,我曾經是那麼喜愛這片花園,常常在花園中除草,但總是保留一隔,讓野草怒長。夏天,白色的瑪格麗特纖細細地冒出大地,長到一個孩子那麼高,然後就每天随風舞蕩。但是每年冬雪初融,讓我滿心期待的,卻是初春的蒲公英。家鄉的蒲公英花朵特别大,色澤濃稠,開出來像炸開的菊花遍野。可是家裡的人把蒲公英定位為野花,野花不除,代表秩序的混亂。鏟除花園中從石縫裡鑽出的蒲公英,就是我的責任。是以周末時,我就常常跪在石頭頭死命拔蒲公英的根,不願意用農藥,隻好用手拔。

是以我熟悉蒲公英的根。地面上的莖,和莖上一朵花,隻有短短十厘米,地面下的根,卻可以長達半米。拔出來,那根潮濕的,粘着柔潤的土,偶爾還有一直不甘心的蚯蚓,纏在根須上。

我俯下身子,細細觀察起眼前的這顆小蒲公英。這蒲公英是那麼平凡啊,被雨水打濕的種子粘成一團團的,微微泛黃,但我知道,它的根須可絲毫也不平凡。它的根,是連着泥土的,是紮根很深的,是蒼穹之下大地野草之根。

蒲公英對我不僅隻是蒲公英。它總讓我想起來愛默生說的話。我閉上眼睛,思考文字的藝術,突然間,愛默生的文字跳入腦海:”文字,應該像蒲公英的根一樣實在,不矯飾,不虛僞。”

漸漸的,心有所悟。在過去,我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永遠都是大自然賦予我寫作的靈感。在大自然中擁抱中,永遠都說我夢中的文學之海。而現在,我已沉沒沒有浮躁的塵世裡,再華麗的辭藻也再不能帶我徜徉文學的海洋。文字,像蒲公英一樣;生活,亦像蒲公英一樣,不求華麗,不求富貴,但求平平淡淡,追尋生活真理,感受大地之心。

為我心中的那片海,我願窮盡一生去追尋,去感悟。這時心下光明澄淨,心中一片蒲公英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