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和國小的環境影響有關系,我從小就隻知道和周圍同學打鬧,什麼學習啊,樂器啊,我可是都沒興趣。然而,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改變了我這種想法的,是我的二胡老師。
我從一年級開始學習二胡,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對二胡的第一印象是——這樂器又磨手又難聽,是在挑戰我的底線嗎?在我學習了三年之後,我遇到了我現在的二胡老師——蔣老師。她是一個非常注重興趣的老師。我想,她一定是認準了我平時做事總是藕斷絲連,才總是對我說:“你要是熱愛音樂,喜歡二胡,就回家使勁練;要是不喜歡,那就算了。但是,雖然嘴上這麼說,但聽她和媽媽聊我的情況時,卻總是說類似“她最近很有進步”“您可以帶她看一些演出培養興趣”之類的話,不想讓我放棄就直接說嘛!
她雖然隻是一位二胡老師,但她教的東西遠遠要超出二胡這個範圍。她曾經對我說過一句話,我想這句話我大概永遠都不會忘記:“你正在拉得是琴弦,不管别人聽到的是什麼,你聽到的,都應該是你的心正在與作者的心溝通;你聽到的,是心弦,心弦之曲。”心弦嗎?心弦是什麼?
當時我回了句什麼?我也忘記了。反正是頂了一句,我可聽不懂我那寶貝二胡吱吱呀呀的是在對我說什麼。她隻是略有些憤怒又失望地說道:“等你真正喜歡上了這把琴,你就能聽懂了。”
我現在可是十分喜歡二胡,如果每天不摸一摸,同它說兩句話,連睡覺心裡都有事,總是感覺忘記了些什麼。我想,我現在應該還不能完全了解所謂的“心弦”,但至少我在努力。總有一天,我可以同它毫無顧忌地開懷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