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民的兒子。
緣于貧窮,我不知道什麼叫做繁華;緣于貧窮,我直到高中才聽過周傑倫;緣于貧窮,一身消褪了顔色的衣服在同學眼中顯得那麼難堪,在同學看我的眼神中,我漸漸懂得了什麼才是貧窮,什麼叫做貧窮。
兒時的我,不認為我很貧窮,我有着和别人一樣的童年。在那個山角裡,水牛、山羊是我兒時的夥伴,古木、雜草是看着我長大的保姆。我有着夢想,有着希望,我渴望能夠考入一所知名大學,然後為我那個不知名的小村莊裡建一所新學校,我就帶着孩子們,教他們讀書。
有着農民的血,我也和每一個農民一樣勤勞。不同的是,他們在地裡為他們的糧食勤勞,我是在一張破破的桌子上為我的夢想勤勞。“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秋天到了,農民們地裡的莊稼成熟了,與此同時,我的夢想也成熟了,接着那張從遠方城市裡寄來的錄取通知書,我灑下了淚水。
告别家鄉,我來到了城市,一個月那緊巴巴的生活費讓我懂得了什麼叫高消費,城市的菜的确好吃,但那不屬于我。為了節省下一分錢,我的心裡不知計算了多少遍,我吃的是白飯。因為,我的錢隻夠買飯。每天,我都是背着同學,端起一缽飯,找一個僻靜的角落裡,津津有味地享受我的“午餐”。盡管我的臉色越來越差,但我始終孜孜不倦地為我的夢想而努力。
“好景不長”,我“豐富”的午餐終于被班裡一個同學知道了,他很驚奇:這是什麼時代,居然還有人吃白飯!随之,他又将這件事告訴了其他同學。從此,班裡的同學開始用一種異樣的目光盯着我,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鄙夷和同情。我低下了我的頭,我的臉也總是不争氣地紅着,我無法想象,隻吃白米飯的我臉色怎麼那麼“紅潤”。從那一刻起,我開始了在貧窮和自卑中掙紮了,我的夢想也開始慢慢在我腦中淡忘了。
又到了班會課,老師要我上去發言,我望着台下的同學,頭低下去了。在那隐隐約約的嘲笑聲中,我聽到一個聲音在說:貧窮是你的命運,但不是你的罪過!那是發自我内心深處的聲音。我忽然鼓足了勇氣,響亮亮地說:“不錯,我是窮,我是自卑,但我卻時刻想着為我那貧窮的小村培養出一大批有文化的人,我心也有所屬,有所思。我是貧窮,但我的心不窮!”這時,我看見班主任向我投來一絲贊賞的目光,我不禁挺直了腰闆,台下的同學都愣住了!過了好久,他們才以熱烈的掌聲将我送下講台,不再是鄙視,我的眼淚也流下了。的确,我是為我驕傲,我為我的“告别”而落淚。
那一次過後,我告别了貧窮,告别了自卑。我繼續為我那個美麗的夢想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