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學生與聰明的學生之間其實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老師也常說:世間上沒有笨學生,隻有懶的人。成績差的學生如果站起來大聲喊:“我不笨!”但記住後面添加一句:“其實我很懶!”在學校,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一幕:下課鈴響了,老師剛說:“下課。”有時甚至連“課”字也來不及說完,一大群學生已跑到操場上進行各種各樣的遊戲活動,有的學生在球場上到處追逐,還有些學生不停地在零食店徘徊。魯迅先生說過“别的人都說我十分有才能,但我卻不認為,我隻不過把别人用來喝咖啡的時間來充實自己,多看點書罷了。”
所謂“天才”,“聰明”也不過是先天條件比别的優越一些,但真正的天才主要還是後天的努力通過學習才慢慢形成。倘若你是一個懶惰的人,那你就永遠别想和“天才”這個名字在一起。
“天才”二字是否可解釋為天生擁有才能呢?通過以下這些例子可以充分證明這答案是否定的。愛迪生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也是偉大的發明家,但誰會知道他小時候曾被人罵是笨蛋。美國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出生十九個月就失去視力和聽力,不久又變啞,但她憑着自己的超人毅力,最終成為世界有名的殘疾成功人士,成為世界各國有志青年的楷模。
“笨”學生們,趕快放下你手上的那杯咖啡,拿起你身邊已被冷落很久的那一本書吧!在将來的某一天,或許會有人叫你一聲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