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伯納曾說:“生命給予我的不是一支蠟燭,而是一把火焰。”
我說:“在這充滿活力的歲月,我對求知的熱情勝過一把火焰。”
我一直鐘愛鋼琴,黑白相間的琴鍵在手指的按動下,流淌出一曲曲美妙的音樂,展示着無限的活力。也是以,在我剛接觸它的時候便被它深深地所吸引了。莫紮特、貝多芬、巴赫……這些樂曲像是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土耳其進行曲》的激昂,《獻給愛麗絲》的深情,《小步舞曲》的悠揚,讓我在這個音樂的海洋中暢遊着,沉醉在時而低沉,時而高昂的音樂中。彈奏出每一首的名曲,我心中都帶着一份歡喜。我感到我的雙手在一次次的彈奏中被賦予了更多的活力。
讀書陪伴着我走過了數載春秋,從兒時愛看的童話故事到現在讀的名家經典。攤開《論語》,耳邊就仿佛響起了莘莘學子的讀書聲,仿佛聽見了孔老夫子在耳邊叮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或是孔老夫子對自己求學的評價“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些言論,無一不讓我心中充滿了積極向上,正确看待世界的活力。
旅遊的經曆更加充實了我富有活力的生活。登上連綿起伏、巍峨壯觀的長城城牆,我仿佛看見了帝王的軍事夢想和無數勞動人民的艱辛;走過絲綢之路,我仿佛看見了漢朝張骞出使西域,在茫茫沙漠上留下了文明交彙的燦爛與輝煌;走過美國的自由女神像,我仿佛看到了美國人民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旅遊就這樣讓我更加富有活力。
這充滿活力的歲月仿佛一支悠長的溪流,流入我心中的無垠大洋,激起層層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