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黛玉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首,住潇湘館,稱“潇湘妃子”,绛珠仙草轉世,她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孤标傲世,兼有曠世詩才,可惜紅顔多薄命,為愛流盡了淚,香消玉石隕。

她才華橫溢,在初結海棠社時,以《詠菊》《問菊》《菊夢》三詩奪魁。“孤标傲世攜誰隐?一棵開花為底遲?”更是将菊問得無言以對,同時又是她自身性情的展現。

她貼心下人與紫鵑以姐妹相稱,試問賈府中有誰這樣做?鳳姐自私冷漠多的隻是使喚下人,寶钗雖深得下人心,卻隻因她圓滑世故所驅并未将下人平等相待,雖說香菱學詩時住處較寶钗更近,但她卻向黛玉請教,因為黛玉待人更為真誠。

她性情孤傲,叛逆,不似寶钗般做作,在周瑞家最後送她珠花時,她直抒胸臆,“我就知道麼!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呀!”讓本對她不上心的周瑞家一聲兒也不敢言語。在寶玉被打過後,寶钗送藥,并虛情假意地勸寶玉改邪歸正,雖說黛玉隻是将兩眼哭腫得如桃兒般并無過多說詞,卻比寶钗的說辭真實太多。

寶钗善柔黛玉善鋼,寶钗用曲,黛玉用直,寶钗徇情,黛玉任性,寶钗做面子,黛玉絕塵埃,寶钗收人心,黛玉信天命,正是如此,黛玉不得姊妹,不得于舅母,不得于外祖母曲高和寡,在外人看來,黛玉尖酸刻薄善妒,但在我看來,這僅是她自我保持的一種方式罷了,于她而言,父母雙亡,獨自寄宿在水深火熱的賈府是痛苦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而她唯一可寄托的僅有視為知己的寶玉,她在乎寶玉,可寶玉多情,“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對于生活感情的不顧,她隻能吟唱“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侬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顔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顔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衆必非之”黛玉終是遭算計,在寶钗成大禮的晚上,焚稿斷癡情,淚盡氣絕,身邊僅有紫鵑、探春、李纨三人。

上一篇: 父子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