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1=1、5+7=1……”唉?這是什麼東西?一上課,丁老師就在顯視屏打出了這幾道算式,一瞬間,班裡的同學們炸開了鍋。
“老師在幹什麼?”“做題的人一定愚不可及!”我也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想:做式子的人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時,老師說:“黑格樂曾說:‘存在即合理。’這幾道算式這樣寫也是有道理的。請大家想想,這些題存在的道理是什麼?”于是,大家便進入沉思之中……
也不知過了多久,蔣蔓琪忽然站起來,大聲說:“我知道了!第1題的兩個1可以是1裡,兩個1裡不就是一公裡嘛!”哦,這樣呀,我恍然大悟,看來要換個思維去思考!我看了看其他同學,發現他們跟我一樣,臉上的困惑立刻如雲散。
接着,許多題的了解方式從其他同學嘴裡脫口而出。盯着“5+7=1”這下題,膠盡腦汁:5可以是5個月,7也可以是7個月。5個月加7個月等于12個月,12個月剛好等于一年!于是,我舉起了手,把了解方式報了出來,遭到了一緻好評。
幾乎就在一瞬間,同學們就領悟決竅,飛快地了解了所有題。正當大家吵着:“還要,還要!”時,丁老師微微一笑:“與其讓我出題給大家做,不如自己來出呢!”那簡單。正當我還沒回過神,林瑪雅便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3+5=7,因為用國文的數字筆畫來數,兩個數字加起來的筆畫就是7。”聽了瑪雅的話,我脫口而出:“0+0=8!8是兩個零組合起來的!”“3+3=8!”盧鵬也說,“把8從中間分開,就是兩個3!”許多同學也紛紛舉手……
通過這節課,我明白了:對于生活中那些看似不可思議的東西,要調整一下思維方式,換個思考角度,就會得到異處尋常的答案,使不可能變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