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顔真卿的“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王昌齡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些流傳千古的古詩詞帶我們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詩,你在我心裡。
記得兒時接觸的第一首詩是《春江花月夜》當時的我懵懂無知,剛上國小,許多生字不認識,隻能央求媽媽讀給我聽。媽媽手指着書,一句一句地念給我聽,我也盯着書,看着這些奇妙的文字。漸漸地,我熟悉了,媽媽讀一句,我讀一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明月共潮生”……當時的我并不懂這些文字的意思,隻覺得這些文字讀起來朗朗上口罷了,便喜歡上了這首詩。殊不知,古詩詞的種子已在我幼小的心裡萌發了芽。
随着年齡的增長,古詩詞也在我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對古詩詞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前幾天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更是讓我感受到了古詩獨特的韻味,讓我對古詩有了深層次的了解。當節目播出時我總喜歡拿着平闆掃描二維碼,參加同步答題,每當我回答正确時總能高興得跳起來。古詩詞已在我心裡長了莖,慢慢地長出了花苞……
古詩是我童年的伴侶,她陪伴我長大。當我學習懈怠時,想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便有了動力;贈别友人時,想着“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就知道了友情無處不在;想要原地踏步時,想着“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便有了勇往直前的信念。
我熱愛古詩,熱愛蘇轼、辛棄疾的豪放,熱愛李清照、歐陽修的婉約,熱愛陶淵明,王維的寫景抒情……熱愛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熱愛那“黑雲翻墨未遮天,白雨跳珠亂入船”熱愛那“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古詩,你在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