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讀了一本少年紅色經典——《微山湖上》。我被故事中小駒子的勇敢深深地感動了。
十四歲的小駒子去微山湖上放牛。突然,泛濫的洪水把兩頭牛沖的不見了,于是他便獨自一人劃船沖進了嚎叫着的波浪裡去了……這時,我仿佛看到了小駒子身上流淌着革命先輩英勇無畏的血液。
也許,在革命年代。像小駒子那樣勇敢的孩子多的是,可是,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有幾個孩子能像小駒子一樣勇敢沖進暴風雨中去救小牛?有幾個孩子不是遇到一點難就往父母身後躲?比如孩子做功課,稍有一點不會做,便大喊一聲:“媽,這道題我不會做。”孩子摔跤了,立即大哭起來,并且向爸爸、媽媽求救……與小駒子相比,我們顯得多麼渺小和懦弱。這樣做隻能使我們依賴父母,自理能力差,并且單獨做事時沒有自信心,不能獨自面對困難和挫折。
這個暑假,我每天都是坐一個小時的公共汽車,獨自去韶關市青少年宮學習“開心寫作”。雖然我遇到了很多困難,例如:坐錯車、甚至還在烈日炎炎之下走路去青少年宮……但是,我學會了堅強、勇敢,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相比之下,青少年宮門前還是停滿了私家車,都是父母來接送孩子的,他們在父母的庇蔭之下回家。我單獨做公共汽車的事被同學知道後,同學們都誇我勇敢。可我知道:與勇敢的小駒子比,我遜色多了,我還得向他學習。
我希望,全世界的孩子們,不要依賴父母,勇敢的去面對困難,解決困難,讓曾經的勇敢,變成現在的勇敢,變成未來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