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更替,時代在發展,世界在喧鬧。而周國平的日子仿佛遠離塵嚣,平淡安靜。
是的,許多人在燈紅酒綠中迷失了自己,被喧嚣的暗湧所掩埋。為何不抽離其中,回歸屬于自己内心的那一片淨土呢?
回歸内心的平靜,感受生活的美好。詩人陶淵明淡泊名利,遠離世俗,向往着安靜的田園生活。他“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享受着簡樸與自然的氣息。他“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志在于“閑看庭前花開花藍,望天上雲卷雲舒”,來使自己的内心回歸平靜,擺脫塵嚣的紛擾。飽受痛苦折磨的心靈,終于在甯靜中得以安撫,不禁喟歎:“久在樊籠裡,複得返自然”。回歸内心的平靜,才發現生活是如此美好。
回歸内心的平靜,塑造淳樸的品性。每當來到美麗的山村,總能看到小孩子們那天真無邪的笑容,紅撲撲的臉蛋,活蹦亂跳的身影無不散發出簡樸真實的氣息。而生活在城市喧嚣的人們在繁忙中丢失了許多寶貴的東西。有的人為财産争得頭破血流,有的人為利益不擇手段,在他們身上隻看到了一種莫名的躁氣。我們是否好好停下自己奔波的腳步,回歸内心的平靜,别讓功名利祿的枷鎖束縛自己,别讓社會的浮躁磨滅了人性的淳樸與良知。是的,讓我們回歸内心的平靜,做一位淳樸簡單的人。
回歸内心的平靜,更好的提高自己。蘇轼在官府為國辦事,可惜他的鋒芒畢露最終把他送入黑暗——他被流放到一個荒涼之地。但這也是一種安靜,沒有喧嚣的地方。在這樣一片黃土上,他的心是以回歸了平靜,靜靜的思考和琢磨,使他悟出了許多,他的思想和靈魂是以得以洗滌和生活,從此留下了一篇篇流傳千古的絕麗佳文。黑暗變成了晴天,他暫時忘卻了痛苦,因為他早已沉浸在他那安靜的世界裡。回歸内心的平靜,你會找到一個更好的自己。
對于中學生來說,回歸内心的平靜是很重要的。因為學習切忌浮躁,而回歸平靜是檢討自己,總結自己的最佳途徑,在檢討中更好地找出問題去改正,提升自己。
世界雖喧鬧,但人心可以平靜。讓我們學會回歸内心的平靜,做最真實的自己,驅散社會的浮躁。這樣,世界才能更和諧美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