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一天,我和父母再次回到了那座老房子,準備好好打掃一下。
母親指着院子裡的雜草,輕輕歎息:“你呀,就是在這個院子裡學會走路的,就這麼小小一團,還沒有這草高呢。一晃眼,你都成大姑娘了。”我沉默着,沒有搭話。風輕輕地吹着,那些兒時的記憶,早已淡忘。這小小院子,也不複當年。
夏末的風帶着些許熱氣,令人心煩。我放下掃帚,沿着田間小路一直走。我不知道自己想去哪裡,隻是沿着記憶中的路線前行。經過一片田野時,我聞到了淡淡的香氣,那是一棵青蔥的九裡香。九裡香,十裡飄香。在一片收割完的田野裡,它那麼突出卻又十分協調。在一片凋落的花瓣中,我想起了舊事。
那一年,我五歲,正是貪玩的年紀。那時候,家裡種植九裡香。一片片九裡香林,又美又香。我偷偷拿了一棵九裡香樹苗種在田野裡。父親知道後,很是生氣:“那是種莊稼的地方,你種了一棵九裡香,又擋着陽光又占了地方。趕緊去拔回來。”我沒有辯駁,隻是執着地看着他。這時爺爺發話了,“拔什麼呀,不就一棵九裡香嗎?我去澆水,施肥,不礙着你一點功夫。難得娃兒這麼開心,就種了吧。”父親無奈,“您老就寵着她吧!”爺爺牽着我的手笑笑,“我就寵我孫女兒!走,娃兒,咱們澆水去!”從此,即使爺爺再忙,也從沒忘記給那棵九裡香澆水……
想着想着,爸爸就來了,看着這“萬黃叢中一點綠”,忍不住笑了笑,“也不知道當年你哪裡來的信念,就一定要堅持種這棵樹。明明很貪玩的人,居然能天天來看這棵九裡香。”是啊,我哪裡來的信念?我不過是記着爺爺說過“這九裡香呀,聞着它的香氣就沒那麼累了!”九裡香,香十裡,那是一個老人對孫兒的寬容與寵愛,那是一個五歲孩童對爺爺的擔心與挂念。
爸爸在前頭走着,我靜靜跟在身後,路上遇到一群孩童在玩鬧,唱着熟悉的童謠。“中秋的月兒圓,爺爺手中月餅甜,娃娃偷來咬一口,你一口呀我一口……”我不禁潸然淚下,終于明白這個我長大的地方缺了什麼。
爺爺的藤椅還在,隻是再沒有發出“吱吱”聲響;廚房裡的月餅印模還在,隻是再也不會有人為我做月餅;房裡的收音機還在,卻再也放不出那年的旋律;門前的樹結滿了果子,隻是沒有人會再說:“等你睡醒了,果子就掉下來了!”我長大的地方缺了陪我長大的的人。
收拾好房子,拍好照片,便急匆匆地趕回家。我終于明白,這不是祭奠,不是懷念,是成全,成全一個腿腳不便的老人對舊時光的懷念。
明天,這些照片會沖洗出來,放到爺爺手中,他一定會笑得滿臉的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