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花生命——讀《紅樓夢》有感

紅樓一夢,訴說着一個鐘鳴鼎食的家族走向衰敗的故事,見證着一段真摯的感情的萌發、發展及結果,傾聽着詩一般的女子對生命的吟唱。如夢般撲朔迷離,醒來卻依舊刻骨銘心,黛玉的《葬花吟》仿佛在耳邊低吟,寶钗看着寶玉棄自己而去的痛仿佛穿越一切界限萦繞在眼前……我細細咀嚼着,用自己的語言寫下對她們的認識。

理性的牡丹

那一回抽花瓶簽,她抽到了牡丹,下邊是一句唐詩,任是無情也動人,牡丹乃群花之首,寶钗當之無愧,她恍若一位“冷美人”用理性增添自己的美麗,而這美麗宛若帶刺的玫瑰,刺痛着自己的心扉。

本來,她冰雪聰明,是大觀園裡惟一能與黛玉相提并論的才女,但封建禮教讓她不得不處處掩飾自己的才華;本來,“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是她的寫照,但她卻用“女子無

才便是德”來控制自己的行為;本來,她善良,但周圍環境的影響使她冷漠對待金钏兒的投井,一心隻想着怎樣取悅王夫人。

雖說如此,但寶钗以自己的理性赢得大觀園上下一緻好評。她做事有分寸,懂地察顔觀色,對每個人都很熱情并與她們相處得很融洽。她的冷是内心的平和與安靜,不同于黛玉的孤傲。

寶钗,你把愛與苦藏在心中,你是最累的,但你活得精神,冷得精彩,理性得出衆!

哀愁的桃花

寄人籬下,誰能了解的苦楚?衆人的冷落不是虛構。不信,請看書中第六十二回,探春算他們家一年從頭到尾的生日時,就是記不起何時是黛玉的生日,并拿黛玉與身份卑微的戲子相比,以此來取笑她。大觀園的生活對于黛玉是“風刀霜劍嚴相逼”,而黛玉骨子裡的敏感與自尊使她對自己的命運更多的是哀歎,或是“花謝花開開滿天,紅香消斷誰來憐”或是“一朝春盡紅顔老,花落人土兩不知”,這都是黛玉孤獨的寫照。

善良真誠,誰能發現她的本性?黛玉的本性是善良真誠的,尖酸刻薄的話語和狹獈的心胸不過是捍衛自己自尊的表現,教香菱寫詩,為自己誤解寶钗而真誠道歉,為金钏兒的死淚流滿面,這些都是黛玉善良真誠的表現。

木石前盟,誰能體會其中真摯的感情?從寶玉一句“你且站住”牽引出的情誼,成了黛玉精神的寄托。他們彼此愛護、賞識,以為會是天長地久,但當得知寶钗與寶玉正在進行婚禮時,她的病情更加惡化,在即将玉消石隕時,顫顫巍巍道地出一句“寶玉,你……好……”包含多麼深的情!

本應快樂的桃花,栽進了大觀園這個名盆,失去了自由自在的快樂,日子便多了歎息,但哀愁的桃花也是美麗的,美在她依然熾熱的心裡。

生命如花

兩朵花以她們的方式綻放在大觀園裡,又以不同的方式凋謝,但花開花落經曆的一切哀愁,快樂和無奈将永遠刻在我們心中,清香永遠萦繞在身邊。如花般的生命,如花般絢麗,花的靈氣帶給了我們别具風格的美,我憐寶钗,也惜黛玉,為她們的才氣與智慧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