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貴廣”高鐵的開通,很多城市人專門坐高鐵到各地去感受春節的味道。下面我就介紹一下我們竹鄉春節的獨特味道吧,希望大家經過廣甯站時來感受一下。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目,俗稱“過年”、“新年”。每逢此時,在外打工的都會回到家裡過年。而最具家鄉“年味”的風俗就是——“舂白糍”。一般到了臘月二十四,人們就把石磨、柱子搬出來洗幹淨。到了臘月二十六,家家戶戶就開始“舂白糍”。首先,把浸泡好的糯米放在一個大木桶裡,并插上一根“通氣竹”,作用是把大木桶裡的蒸汽排出來;然後把大木桶放進準備好的大鐵鍋裡蒸。
大概一小時後,糯米的香氣就撲鼻而來了。大人們就用盆子裝着糯米飯,倒在石磨裡。年輕人就拿起大概直徑10厘米的木柱子,站在石磨兩邊有節奏地“舂”,“噗通噗通”的聲音就像一首動聽的小曲。有些年輕人為了營造氣氛,還唱歌、敲鑼、打鼓助威;有的老人家就坐在椅子上唱老歌;也有的幾戶人家進行“舂白糍”比賽呢。赢了比賽的人家獲贈8個白糍,輸了的人家就當場吃8個白糍,場面十分熱鬧。
十幾分鐘後,一粒粒的糯米飯就開始稀巴爛了。這時候,人們就會在石磨邊放幾圈“蜜臘”。十分鐘後,一聲吆喝“上盆”,兩根柱子卷起糊狀的糍粑,在衆人的歡呼聲中“趴”在盆子裡了。這時,女的就開始忙個不停了,四五個圍着桌子旁,一兩個用手巧妙地捋出蘋果大小的糍粑,其他的把它按成圓圓的,然後放在竹篩上。媽媽說:“底層的最大,最高一層最小,一個疊着一個,寓意‘步步高升、财源滾滾來、團團圓圓。’”
大人們忙亂,孩子們也歡喜。我們到東家要一塊糯米粑粑,到西家吃一碗臘味糯米飯。那是孩子們覺得最香的味道了。
春節期間,我們廣甯還有很多活動,例如:龍獅大巡遊、舞山獅、唱山歌……這些活動都具有竹鄉特色。
我覺得竹鄉春節的味道是濃郁的、淳樸的、獨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