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挫折會打敗我們,但我們可以選擇要不要站起來”這是成龍在《功夫夢·功夫小子》電影裡說的一句話,每當回想起這句話,我就感覺有股強大的無形力量在告誡自己要正确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
回顧過去,正确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成就了多少“風流人物”。文天祥戰敗後被俘,在牢獄中受盡折磨,在酷刑面前他正确選擇了不屈不撓,甯可殺頭也不屈服。為什麼他不選擇投降後的榮華富貴?因為他知道,如果選擇歸降元世祖,那麼他将背上賣國求榮的罪名,一生的英明則蕩然無存,天下蒼生也會更加疾苦。由于他的正确選擇,成就了他忠貞不渝的人品,也為世人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唱。
春秋末期,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被捉來吳國當了馬夫,日夜侍候馬匹。這對于一個君王來說,不但是恥辱,更使他身陷不自由的境地,但勾踐選擇了卧薪嘗膽的道路,決心穿越當時所處的“沙漠”環境。試想,如果勾踐身處限制自由的吳國而不選擇“東山再起”的道路,隻是一味地怨天尤人,或是自暴自棄,無所作為,又怎麼可能脫離困境,獲得自由?正由于他正确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才有了再次滅吳稱霸的雄舉。
其實,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俯拾皆是。魯迅棄醫從文的正确選擇,用文字醫治了國人的“思想病”;錢學森克服重重困難毅然選擇回國,結束了中國“無彈無核”的時代;日本松下的幸之助欣然接受自己的殘缺選擇勇敢創業,迎來了電器行業的大作為,實作了由不自由向自由的華麗轉身,讓世人刮目相看,敬慕不已。
然而,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人在自己的人生路口沒有把控好方向,以緻喪失自我甚至身陷囹圄。比如,近年來紛紛落馬的貪官,像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等人在案發之前權大勢大,為所欲為,但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們的倒行逆施、作惡多端,必将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他們之是以會落得如此下場,淪為人民和國家的罪人,就是因為他們選擇了不正确的人生道路,導緻自己身敗名裂、衆叛親離。
此外,在選擇道路、方法面前,有人盲目複制和跟風,這不符合沖突的特殊性。很多家長盲目跟風,從書本上搬來一些東西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或者學習别人家的管理方法,别人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大多數的事例都證明這樣的管理方式是不會成功的。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确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呢?應該根據自己的自身特點、人生價值、社會利益來選擇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鞋子隻有合腳才能走得快,鞋子大了或小了,你都走不快。我們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也跟選鞋子差不多,隻有适合你,你才能走得更好,更遠,讓我們正确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