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不能隻看表面,要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必須深入地去了解。
——題記
“是誰掉了錢包?”一位先生在公共汽車上高舉着紅棕色的錢包大聲喊道。我轉過頭仔細打量着眼前這位先生:高瘦的身材,白色襯衫,鼻梁上架着一副寬邊的眼鏡。我腦子裡馬上湧現了“文質彬彬”、“謙謙君子”等一系列美好的詞語。車内蕩漾起溫馨的氣氛,車上的人也向他投來了敬意的目光。我也情不自禁的給他打了一百分的印象分。
這時,旁邊的一位打扮入時,比較時尚優雅的女人小聲的說:“是我的!”那位先生問她錢包裡有些什麼東西,女人如實回答。“不錯,這是你的錢包!想拿回去嗎?”我聽着這話覺得有點不對勁,那先生好像不想就這樣把錢包還給那女人,似乎要拿點酬勞費的樣子。此時,我給他的人格打了六十分。
那女人開始有點生氣。“你到底想幹什麼?”“沒什麼?我想拿點酬勞費而已,不多,二十塊就夠了。”這先生怎麼可以這樣呢?撿個錢包也要酬勞費,還振振有詞?車上的人向他投去了鄙夷的目光。坐在他前面的老人是在看不下去了:“年輕人,就這點小事也隻是舉手之勞,怎麼可以要酬勞費呢?”“現在可是金錢社會,況且她錢包裡有五百多塊,我隻是要她二十塊而已。”那女人沒辦法,從口袋裡掏出二十塊錢生氣地扔給了他。先生沒有半點不好意地接過錢,把錢包還給了她,笑眯眯地說了句:“謝謝!”女人更是沒有好氣地回了句:“裝模作樣,虛僞!”那先生還是保持那笑容,并不介意别人鄙夷的目光。此時,我心裡更是厭惡極了,暗罵他“僞君子”,給他人格打了個零分。
過了一個站,女人嘟嚷着下了車。不久,車上又有人問:“老伯,這二十塊是你掉的嗎?”我循聲望去,又是剛才那先生,我有點糊塗了。“是,是我掉的錢,怎麼會在你那的?”那先生笑着解釋說:“剛才您上車付錢的時候,不小心掉了這二十塊,跟在您背後的那女人撿到了并放進自己口袋裡,可她沒發現,在她撿錢的時候她的錢包也掉了下來。剛才我隻是找向她要酬勞費的理由來幫您要回那二十塊。”哦!原來是這樣!我們大家都錯怪他了,難怪女人沒有錢包時,從口袋裡也能拿出二十快,我也恍然大悟。車内又蕩漾起開始那溫馨的氣氛,大家再次向他投去了敬意的目光。我為這個有着正義心腸的先生的人格重新打了一百二分。
簡單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們的武斷,隻看事情的表面,差點把一個好人看成是一個壞人。有些時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實際應該的樣子,如果看事情隻盯着其表面看,那麼就會看不到事情的真正面貌,進而發生錯誤和誤解。以人事而論,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希望我們看事情的時候,能多點耐心,通過事情的表面深入了解其中的真正面貌,進而減少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