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浮躁

行走在燈紅酒綠之中,也許你與我一樣感到,縱使夜色再黑,湖面再平靜,都無法平靜我們狂躁不安的心。我們很浮躁,我們的世界很浮躁,先人們安逸閑适的心境似乎離我們很遠、很遠,社會越發展,人心越浮躁。

因為自負,是以浮躁。太相信就是自負,自負的人最易輕舉妄動。淺讀三國,我認為孔明先生一生的遺憾中,對馬谡的失算,肯定是濃濃的一筆。馬谡太自信了,不聽諸葛亮的吩咐,也不聽王平的勸告,輕率地紮軍在山上,最終落得被魏兵圍山的局面。浮躁的心已經失去了理性,再娴熟的兵法也無法運用得法了。馬谡之死,死于自信,死于浮躁。

因為不專一,是以浮躁。“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說,因為心不專一,八隻腳的蟹都比不上小蚯蚓。現在的學生被逼着去學各種技藝,成日東奔西跑,看似很有收獲,但最終才發現隻收獲了疲倦不堪。多才多藝不是錯,錯就錯在孩子們對知識的接收缺乏主動自願性。學的時候不能專心,也無法得出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各種知識被硬塞到腦子裡,難怪會浮躁不安。同樣是追求多才多藝,達芬奇為我們樹起榜樣,他學美術,學數學、建築、生物……每一科他都達到了專家級水準,而且還将它們聯系在一起,并在美術上有所建樹。每件事都專心緻志、心無旁骛地去做,理順思緒,我們也就不再浮躁了。

因為耐不住寂寞,是以我們浮躁。著名影片《泰坦尼克号》的導演卡梅隆最近因《阿凡達》再次閃耀。據說《阿凡達》的劇本早于1986年完成,但當時的電腦技術不夠發達,不足以造就他的夢想星球,于是他一等就等了20年,才有了這部偉大的《阿凡達》。20年,曆盡寂寞;20年,洗盡了浮躁,把純真留下。反觀當今文化界,浮躁者比比皆是。毫無深度與價值的作品紛紛擠上書架,他們讓文字失去感情,讓文字隻是符号。他們都是物欲橫流下耐不住寂寞的人。文化人心态如此浮躁,難怪我們會覺得營養不良。

收斂過分的自信,穩住心緒,學會享受寂寞。這樣,我們就會看到褪去浮躁後更精彩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