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作者:毒舌電影

家裡裝修的時候,是否苦惱于不知道該選擇哪種裝修風格?

是不是擔心自己挑的配色不搭?

無妨,跟他抄作業。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順便,學學怎麼在旅遊時拍出朋友圈靓照。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以及治愈強迫症的收納。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哪有人會不愛他:

《法蘭西特派》

The French Dispatch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萬衆期待。

卡司極其強大:

“古一法師”蒂爾達·斯文頓、“科恩嫂”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艾德裡安·布洛迪、本尼西奧·德爾·托羅、蕾雅·賽杜、愛德華·諾頓、西爾莎·羅南、比爾·默瑞、歐文·威爾遜、威廉·達福、克裡斯托弗·瓦爾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 該劇組部分卡司在今年戛納電影節紅毯亮相

7位奧斯卡得主,9位奧斯卡提名者。

我去,這陣容拍電影花費得多高?

其實這片預算才2500萬美元,明星基本不拿錢,還一個個“擠破頭”要來演。

為什麼?

導演,韋斯·安德森。

電影圈著名的:

“處女座”,細節控,強迫症患者,完美主義者。

以及,全才。

不僅所有電影都是他自編自導,而且從攝影、配樂、服裝到道具、置景、後期,事無巨細,每一樣都要牢牢掌控。

尤其是對“對稱”的瘋狂迷戀,這種對形式感的極緻追求,給電影史和無數影迷們留下了各種精緻的審美趣味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 《天才一族》《水中生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月升王國》《穿越大吉嶺》

而這一回陣容更加強大的《法蘭西特派》,從開拍到上映,吸睛無數。

不僅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更是在首映就獲得了全場長達九分鐘的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法蘭西特派》的故事,圍繞一本雜志。

甚至形式,也是一本雜志的影像化。

一開始,在印刷。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接下來的故事并不連貫,就像一本雜志裡收錄的不同文章。

甚至還列出目錄,告訴你以下每個章節:

本刊包括一份 訃告

一份 簡短的旅遊指南

和三份 長篇文章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 本片截圖字幕源自遠鑒字幕組

這是一份叫《堪薩斯州自由城晚報》的報紙副刊,總部設在法國一個虛構的小鎮“無趣鎮” ,專門給美國人報道法國趣事。

開頭“訃告”的含義,以及本期雜志制作的原因:

1975年某天,雜志創辦者兼主編(比爾·默瑞 飾)去世,按照遺囑,雜志社就地解散,本期雜志将是《法蘭西特派》的最後一期。

以韋斯·安德的風格,不管多龐雜的故事都能讓你賞心悅目地看完。

但洗完眼睛後。

Sir還想讓你更明白電影的隐藏資訊。

談及創作由來時,安德森說,當時有三個想法:

“我想拍一部短片集(拼盤電影)。”

“我想拍一部跟《紐約客》有關的電影。”

“我想拍一部跟法國有關的電影。”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 圖源:newyorker.com

而從這三個角度,在刷了N遍之後,Sir給你們挖出了幾乎全網最全的彩蛋,幫助你認知,這是怎樣一部精品。

01

風格

關于導演的偏執,有個最經典的故事。

每天,安德森到達片場,問攝影指導的第一個問題一定是:攝影機放在中間了嗎?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在本片裡,它是這樣的: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但迷戀的不隻是對稱。

還有道具。

《月升王國》,安德森在電影中虛構了六本童話書,并為每一本都設計了精美的封面,以及對應的動畫。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布達佩斯大飯店》中出現過一張貴婦被害的新聞報紙。

這張報紙的所有内容,都出自安德森的手筆,從封面到内頁……

盡管是一晃眼的鏡頭,光是選擇“合适的字型”,他就花了幾個月……

喏,這就是安德森僞造的樣張: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布達佩斯》中的三色蛋糕及粉色蛋糕盒,出自德國著名點心師阿内莫内·穆勒-格羅斯曼之手。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阿加莎(西爾莎·羅南 飾)胸前的配飾項鍊。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很不起眼,但大有來頭。

由德國藝術家海德瑪麗·克林格親自設計制作。

不過即使是她這樣的工藝大師,也不得不經曆來自導演的20多次“像素級”的修改意見。

拍攝中,也是锱铢必較、力臻完美。

《法蘭西特派》,每個鏡頭平均也就拍個三四十遍吧。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 圖源:B站@卡羅魚

是以在《法蘭西特派》裡,到處都是溢出來的個人氣息。

比如它是怎樣展現紙媒風格的?

第一篇文章,旅遊指南《騎自行車的記者》。

歐文·威爾遜出場,直接對着鏡頭(讀者)念出他的文章内容,并以第一視角打量這座城鎮。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作為對剛才他說的那句“讓我們通過文字穿越時間”的呼應,他接下來着重“描寫”了無趣鎮的幾個代表性街區。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他能同時“看到/寫出”這幾個場景的過去、未來,再次印證了他作為寫作者的上帝(超越性)視角。

靜态的表現方式則還原了紙媒附帶插畫的特征。

這在後邊畫家的故事裡也有展現。

畫家的畫在世界各地流動展出,鏡頭在動(安德森的标志性橫移),但展覽會上的人卻一動不動。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這個鏡頭展現了安德森電影另外一個特點,即場景的高度舞台劇化。

在後面的學生運動故事中,男女主角(蒂莫西·柴勒梅德、琳娜·庫德裡 飾)所在的咖啡館牆壁,在二人決裂後,突然像一塊幕布般被拉開。

這一幕同時喻示着二人漸行漸遠的關系,和他們的庇護所/烏托邦消失,他們猝不及防地被時局暴露在了紛亂的社會現實中。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如你所見,就像這堵沒來由拆除的牆。

安德森在不斷打通各種電影表現的形式,探索新的叙述可能性,而且相比以往更加“喪心病狂”。

02

數字

衆所周知,安德森是個超級戀物癖。

表現之一是他對各種特殊數字十分執着。

例如在本片中,他就選擇先用一堆奇怪的數字描述無趣鎮。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再例如,片中反複出現的“50”。

《法蘭西特派》是本發行了正好50年的雜志,正好在50個國家,有超過50萬訂閱讀者。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畫家正好被判50年,他第一次提出賣畫的價格,正好是50根香煙。

小鎮年齡,250年,5個50年。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安德森對于對稱、中心的偏愛有目共睹。

前文那些都是顯性的,Sir還發現了一個隐藏細節。

《法蘭西特派》原刊的本部,位于美國堪薩斯州,該州正好位于美國本土48州的正中心。

結尾還特地提及了主編的出生地,距離美國地理中心隻有10英裡。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03

紐約客

先看一組海報。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上邊是片尾出現的《法蘭西特派》的過刊封面,下邊是現實中《紐約客》的封面。

這不能說是毫不相關,隻能說是一毛一樣。

事實上是因為,安德森在青少年時期就常年訂閱《紐約客》雜志。

其著名的主題封面、插畫風格、漫畫專欄,對流行文化、時事政治的深度報道、評論,以及嚴謹考究、凝練幽默的作風,都對他造成了深遠影響。

作為《法蘭西特派》的創作源頭,電影對于這本知名雜志的緻敬,遠不止封面。

片子裡有的是。

《紐約客》創刊于1925年,《法蘭西特派》也是。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法蘭西特派》的主編人設主要參考的就是《紐約客》創始人兼第一任主編哈羅德·羅斯。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這位羅斯主編身上最著名的特質有兩點。

一,锱铢必較、精益求精,為了标點符号、文章字詞的準确使用,他可以花上幾個小時查閱詞典求證。

(韋斯·安德森狂喜)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 圖源:New World Encyclopedia,下同

二,羅斯在聘任作家/編輯時,絲毫不考慮他以往的名譽聲望,因為他入行時也沒有,他隻看重他們的能力和潛力。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同時,他也盡其所能地“袒護”手下的作家/編輯在創作上的自由。

以上兩點都在片中有明确的展現。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片尾打出的第一頁字幕,就是《紐約客》的曆任主編、代表作者的名字。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安德森對《紐約客》的愛不止這些,他還專門編輯出版了一本書《一個編輯的葬禮》。

這個書名也正好呼應了片中主編去世後的一句台詞。

編輯的葬禮

An Editor's Burial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04

法國

導演長期旅居法國,對法國的熱愛幾乎是溢于言表。

在電影裡,充滿了各種法國文化、電影相關的彩蛋。

一開場,就緻敬了雅克·塔蒂名作《我的舅舅》中的歐式小樓。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老舊暗淡的城市裡,時不時地出現一抹亮色的處理方式,大緻來源于《紅氣球》。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琳娜·庫德裡飾演的女學生,形象同時參考了《中國姑娘》與《北方的橋》。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而最後一個美食與警匪故事,則以《犯罪河岸》的警匪橋段為原型。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甜茶和小女友騎着小摩托夜行時迷幻的光影,和王家衛的《堕落天使》如出一轍。

盡管王家衛不是法國導演,但他的電影毫無疑問深受法國電影的影響。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好,打住。

片中這種迷影段落還有很多,Sir會在文末放出啟發安德森創作本片的32部經典電影片單,有興趣的毒飯可以自行探索。

除了以上這些。

電影裡的三個故事,更是充滿了對法國文化的調侃。

法國文化在世界曆史上,最著名的的标簽是什麼?

藝術,政治運動,美食。

韋斯·安德森把它們全部涮了一遍

吹捧藝術的動因是為了炒作、掙錢,一旦掙不了就原形畢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連大學男生能不能進入女生宿舍的争吵,都可以鬧成罷課遊行的政治運動。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以及法國美食吃多了,吃毒藥都有了抵抗力。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我們可能都會一笑了之。

但法國人看了,肯定會怒氣值拉滿——這個魚唇的美國大老粗!

05

導演

說了這麼多,還是回到導演身上。

這是個把形式感做到極緻的導演,都知道。

但更重要的是,他為什麼會這麼做?

原因,還得從他的個人經曆上尋找。

我們可能認為電影是第七藝術,但對于韋斯·安德森來說。

電影就是他的個人趣味縫合怪。

而且這是一個興趣,愛好,審美……涉獵極為廣泛的人。

你能跟他學穿搭、學收納、學裝修、學配色、學模組化。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 圖源:anothermag.com

他的美學理念,追根溯源,可至約瑟夫·康奈爾(美國著名超現實主義攝影師、集合主義雕塑家)。

他的代表作品《盒子》系列就是把他四處收集來的各種奇怪小玩意兒遵照他的想法放在一期,外觀看上去就是一個精巧的盒子。

安德森同樣如此,電影就是他的盒子,用來盛放他所有的珍藏,就像片中那架居然還有上下鋪的飛機(模型)。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這種對于電影的獨特認知,讓他自始至終都沉浸在自己的表達中。

在他的電影裡,美是最重要,也是唯一不可戰勝的事物。

随便舉個例子。

《布達佩斯大飯店》。

古斯塔夫先生(拉爾夫·費因斯 飾)剛越獄,最膈應的事竟然是零忘了給他帶香水。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女主角阿加莎做的甜點,裡面裝着越獄工具。

但外表做得太可愛了,獄警也不忍心切開檢查,因為那會破壞它的美。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但這裡的美,不隻是外表。

還有不論風雲變幻,時代變遷,人心保留的善意與純真。

這也是安德森真正能打動人的地方。

他對于美的固執,總是帶有一絲哀婉和歎息。

正如《布達佩斯》是緬懷二戰之前,歐洲文明最後的榮光。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法蘭西特派》是追憶二戰之後,紙媒最富生命力的黃金歲月。

你可能會覺得他是在故意炫技。

其實他就是故意讓你這麼覺得的。

他用刻意的方式來掩蓋他對這些事物發自内心的愛。

是以當别人問他是否要在下一部作品裡做出些改變的時候,他的回答永遠是:

我還是願意堅持所愛。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他也不憚于一次又一次自我突破,自我挑戰。

“沒錢拿”明星還要“擠破頭”來演,光是首映就獲得9分鐘掌聲?

也隻有在好萊塢商業電影席卷全世界,電影的商業娛樂屬性一步步綁架了藝術表達的時代。

他的這種純粹和固執才會被人發現,重視,珍惜,細心呵護。

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大明星都願意來客串,零片酬也無謂。

因為這個一生都在編織的童話的人身上。

有着每個人對電影最初的熱愛。

啟發安德森創作《法蘭西特派》的32部經典電影片單:

《那不勒斯的黃金》(維托裡奧·德西卡,1954)

《布杜落水遇救記》(讓·雷諾阿,1932)

《低下層》(讓·雷諾阿,1936)

《他們使我成為亡命徒》(阿爾貝托·卡瓦爾康蒂,1947)

《城市大街》(魯本·馬莫利安,1931)

《射殺鋼琴師》(弗朗索瓦·特呂弗,1960)

《白夜》(盧基諾·維斯康蒂,1957)

《舞會請帖》(朱利安·杜維威爾,1937)

《大衛·格德爾》(朱利安·杜維威爾,1931)

《金錢不要碰》(雅克·貝克,1954)

《中國姑娘》(讓-呂克·戈達爾,1967)

《犯罪河岸》(亨利-喬治·克魯佐,1947)

《擒兇記》(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1956)

《洞》(雅克·貝克,1960)

《男性,女性》(讓-呂克·戈達爾,1966)

《我的舅舅》(雅克·塔蒂,1958)

《玩樂時間》(雅克·塔蒂,1967)

《成功的滋味》(亞曆山大·麥肯德裡克,1957)

《金盔》(雅克·貝克,1952)

《女友禮拜五》(霍華德·霍克斯,1940)

《殺手住在21号》(亨利-喬治·克魯佐,1942)

《真相》(亨利-喬治·克魯佐,1960)

《鬼火》(路易·馬勒,1963)

《公主豔史》(魯本·馬莫利安,1932)

《畫家與畫-紐約藝術圈:1940-1970》(埃米爾·德·安東尼奧,1973)

《遊戲規則》(讓·雷諾阿,1939)

《四百擊》(弗朗索瓦·特呂弗,1959)

《怪房客》(羅曼·波蘭斯基,1976)

《随心所欲》(讓-呂克·戈達爾,1962)

《愛瑪姑娘》(比利·懷爾德,1963)

《舊愛新歡》(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81)

《紅氣球》(艾爾伯特·拉摩裡斯,1956)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哆啦C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