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洲)随着由5G聯接而起的數字社會日趨完善,不難發現,任何一個産業在今後的生存與發展都與資料分不開關系,資料已經成為和石油、電力等資源一樣寶貴。保證資料正常存儲并且合理、合法、合規地使用,顯得尤為重要,“網絡安全”已然成為5G時代所有産業的根基和保障。

網絡安全開啟産業化演變
随着網絡強國戰略往縱深推進,各行業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重要思想的同時,無不努力提升網絡安全工作能力水準,合力築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
在12月25日舉行的“中國加入APEC三十周年工商界主題活動暨2021年APEC工商上司人中國論壇”期間,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就表示,2021年是“網絡安全元年”,網絡安全科技自立是必然選擇。随着資料安全地位的提升,企業為網絡安全所支付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包括A股上市公司在内的網絡安全企業正迎來發展機遇。相關公司應該把握機遇,将重點放在自身的研發投入中。
總之,從2021年開始,網絡安全不再隻是科技型企業的一項措施,而是變成一個新興産業,這個産業今後将逐漸壯大,成為數字經濟的核心一環。
網絡安全相關法規密集出台
回顧2021年,與網絡安全相關的法規可謂“雨後春筍”般密集出台。2021年初,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等七個部委辦聯合釋出《關于加強網絡直播規範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2021年2月,《網際網路使用者公衆賬号資訊服務管理規定》開始實施;2021年3月,《常見類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必要個人資訊範圍規定》釋出;2021年9月1日,《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開始實施;2021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料安全法》開始實施;2021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資訊保護法》開始實施。
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數字經濟已明确寫入《十四五發展規劃》,而網絡安全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保障,早已經成為發展數字經濟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營運商築牢數字安全底座
三大營運商作為上市央企,履行社會責任責無旁貸。其在網絡安全方面分别有哪些舉措呢?
中國電信踐行“雲改數轉”戰略,并将網絡安全作為戰略底座,建構了從個人、家庭到行業的全面網絡安全體系。在B端方面,中國電信自主研發了“雲堤平台”,成為國内唯一有全網覆寫能力和全球通達能力的網絡攻擊防護平台。此外,中國電信還啟動量子鑄盾行動,為百城萬企提供量子安全雲和量子安全組網服務。在C端,天翼安全管家更是為護航家庭數字生活提供了保障。
中國移動方面,明确了網絡安全工作考核問責辦法、資料安全管理辦法等制度,并在2021年研究釋出了《中國移動網絡資訊安全領域能力發展白皮書》。
中國聯通則自主研發沃雲,建構覆寫全局的“防護為主,預警溯源結合”綜合安全治理體系,大大提升了資料、裝置、網絡等多方面的安全性。為使用者提供全方位、雲原生的創新安全營運服務。
總之,不僅僅是電信營運商,全國各類企業都在積極踐行“建設網絡強國,維護網信安全”的初心使命,全力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守護國家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