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遇見另一個自己

願時間,賦予我們智慧和勇氣,在這條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題記

陽光明媚的深秋,我獨自一人整理着房間内的書籍,卻發現角落那個積滿灰塵的紙箱在陽光下飛舞着灰塵,安安靜靜地擁有屬于它的一片天地。

哦,我忘了。那個我曾經視若珍寶的箱子裡還裝着另外一個我,另一個天馬行空的我。有多久沒有看到那個肆意揮灑筆墨的我了?半年,還是……

似乎是天生對文字很敏感,記得讀幼稚園的我很喜歡各種各樣的童話故事。讀得多了,開始自己編童話。每天早上會在起床之前講一個新編的童話給奶奶聽,然後到學校以後會講給小朋友們聽。久而久之,連其他班的老師都知道我很會講故事,經常中午午睡以後把我借去哄小朋友們安靜吃點心,而我則會得到兩塊餅幹,這是我每天最開心的事。

那個在同齡人面前毫不避諱展示自己的我,是我從未遇見的自己。

後來讀了國小,開始接觸童話以外的書籍,才知道原來書的世界很廣泛,就像一片海一樣。看得書多了免不得會手癢,有一天開始想自己寫故事了。寫的故事無非是與看得書題材相似或是完全一樣,再不然就是改改,可我依舊樂此不疲。雖然文筆漸漸有了長進,但我的成績開始告急,老師一直都在苦口婆心地勸誡我要好好學習,但我卻一意孤行。直到有一日被老師從閨蜜抽屜裡搜出我寫的小說,這件我苦苦堅持了四年的事才東窗事發。而我就像是被撕去保護膜一樣羞愧難當,生怕聽到老師的責備。

但老師并未說我什麼,隻是讓我把重心放在學習上,不要太過了。我從老師手裡接過我視若珍寶的小說,牢牢抱在懷裡,生怕一下就不見了。

現在想來,那個牢牢抱緊懷裡小說的我,想抓緊是那個可以随意天馬行空的自己吧。

後來,奶奶在家裡發現了我未寫完的小說,這才明白我為什麼天天躲着她寫作業了。

“天天腦子裡都是公主啊,王子啊,魔法啊,成績怎麼會不下降?”奶奶指着桌上放着小說,恨鐵不成鋼地說道,“寫這些東西幹什麼啊!”

“我喜歡,隻是沒理由地喜歡!”我第一次和奶奶吵架是因為這個愛好,這個不知從何時已經深深紮在我心裡的愛好。

那時能讓我争吵的面紅耳赤的愛好,就是那個潇灑叛逆的我吧。

再後來上了國中的我就再也沒有時間去描繪我心裡那個世界了,隻能把這一切深深藏在心裡,那些我視若珍寶的幻想隻能躲在那隻蒙塵的紙箱裡靜靜地等着我打開它的那一天。隻有在深夜趕完作業疲憊的時候,才會去想到那個我,那個在現實中永遠不會看見的我。

那個在江湖中快意潇灑的我,那個在異世擁有超能力的我,那個在江南小橋煙雨蒙蒙中一襲紅裙的我,那個武功高強征戰沙場的我。究竟何時才能與那個自己相遇呢?

曾經很喜歡五月天的《倔強》,裡面的句句歌詞都唱出了我的心聲,那個與世間所有人為敵,隻為夢想而奮鬥的人,是我最大的夢想。

“我想做自己,一個世間獨一無二最好的自己。”

看到小說第一行的序言,我淚如雨下。那時文筆稚嫩,還不懂何為夢想的我,或許一直都在努力尋找那個最好的自己吧。

感謝當時那個執着不放棄的自己,感謝當時那個不懂何為困難的自己,感謝那個當時願意用自己稚嫩幻想與文筆卻一直在進步的自己。

也許我早就遇見了另一個自己,另一個最好的自己。

打開紙箱内泛黃的本子,看着那些并不成熟的文字,仿佛就已經看到當初另一個自己。

青春正好,何不一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