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一壺茶,折一隻白梅花,捧一本書,随着淡雅的花香與墨香,我時常倚窗而坐,走進書的海洋。這一場景,已伴随我長大——讀書,真好!
幼年——啟蒙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皎潔的月光下,我躺在母親的懷裡,望着月亮出了神,仿佛間我已經來到了月宮,與嫦娥、吳剛一同玩耍;當月亮不知不覺爬上我們頭頂時,母親正捧着 《安徒生童話》 講述着人魚公主的故事:“……人魚公主一直想變為人,卻未實作。但她不知道,在她為拯救人們而化為泡沫時,她已經是最美的人了!”故事講完了,我也為之動情,流下一行熱淚。從此,真善美的種子在我心裡播下。
童年——懵懂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教室裡,稚氣未脫的我們高聲朗誦着于謙的 《石灰吟》 , 我也被詩人那堅貞不屈的精神所折服;在書香四溢的圖書館裡,我靜靜品味着 《老人與海》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話語鞭策着我的靈魂。是的,一個人若是堅強起來,任何利器都打不敗他。從此,堅定執着的火苗在我心中跳躍。
少年——明理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在汨羅江邊,一位白發老人望了望楚國江山,發出感歎。我懂你,屈原,我知道你的抱負、情懷與無奈;“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在雙溪岸邊,一位女詞人輕撥船槳,垂頭落淚。我懂你,李清照,我知道你的相思之苦,你的愛國情懷;“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在觀園溪上,一位小姐含着淚,親手将滿地的哀愁葬掉。我懂你,林黛玉,我知道你的委屈和酸楚……不知不覺間,我成了曆史煙雲的使者,讀千年之滄桑,閱萬年之愁緒。
穿梭時間長廊,我讀懂了你們,恍惚間竟分不清你和我。你的經曆,我知;你的苦痛,我懂。一人,一茶,一書,成長路上,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