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公元1328年10月29日—公元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濠州鐘離人,明朝開國皇帝,年号“洪武”,故史稱洪武大帝。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窮之家,家中祖上都是以務農為生,到了他父親朱五四這一輩,他家中已經沒有土地了,隻能給地主種地,換的一些糧食。

元朝末年,朝廷橫征暴斂,賦稅繁重,朱五四得到的糧食說實話還不夠交賦稅的,更别說養活一家人。就這樣,朱五四餓死了,留下了孤苦伶仃的朱元璋。為了活命,朱元璋去黃覺寺出了家,當了一個和尚,每天敲鐘念經。
然而,黃覺寺也養活不起那麼多的和尚,朱元璋被趕出寺院,四處漂泊,無依無靠,這是他人生中最黯淡的日子,他甚至流落街頭,以乞讨為生。正當朱元璋走投無路之際,他的好友湯和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中内容大緻是讓朱元璋投奔他。
朱元璋二話不說便投奔了湯和,參加了郭子興上司的紅巾軍。朱元璋做夢也想不到,他是個當兵打仗的料,每次打仗,朱元璋都是沖鋒在前,身先士卒,為全軍起到一個表率的作用。
朱元璋也不愛财,每次得到了金銀珠寶,他都把它分給自己的兄弟們,是以兄弟們都是非常擁戴朱元璋,唯他馬首是瞻。朱元璋盡管打仗厲害,可是天下沒有常勝将軍。有一次,朱元璋領兵攻打滁州,結果打了敗仗,他倉皇而逃。
敵人看到朱元璋是首領,于是追殺他,朱元璋在前面跑,敵人在後面追,把朱元璋吓得不輕,他差點以為自己要死了。不過天無絕人之路,朱元璋看到前面有一個村莊,于是便随便找了一家進去躲避。也是朱元璋的豔福不淺,他進去的這家正是一個農婦家,家中的丈夫死了,隻剩下她一人。
朱元璋看到農婦姿色不錯,于是就寵幸了她。農婦看到朱元璋威武不凡,儀表堂堂,也就從了他。朱元璋就在農婦家夜宿一晚,躲避追兵,第二天再走。次日,天剛破曉,朱元璋便要走,這時候農婦拉着朱元璋問“萬一我要是懷上了咋弄?”
朱元璋也不是薄情寡義之人,不會不負責任的,朱元璋就拿出一個木梳子,把它掰成兩半,其中一半塞給農婦,另一半自己拿着。朱元璋說“以後拿着半個木梳子找我。”
農婦聽到之後,感動的哭了,她原本以為朱元璋是個不負責任的人,不想卻錯怪他了,她把木梳子收藏好,心中很是欣慰。說完之後,朱元璋便走了。農婦看着朱元璋遠去的背影,心中很是溫暖。
朱元璋回去之後,秣馬厲兵,征戰沙場,經過幾年的奮鬥與拼搏,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應天府稱帝,建立大明。農婦聽說朱元璋稱帝了,于是帶着自己的兒子去找他。
朱元璋看到農婦以及半個梳子,想起了當初發生的事情,他認農婦,也認自己的兒子。朱元璋盡管教育程度不高,但是重情重義,不是始亂終棄之人,這點做得非常好。
參考文獻:《明史》、《國榷》、《明實錄》、《明通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