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敬“紅色甲工”黨史紀錄片《雛鷹展翅 紅棉初心》校園首映

作者:廣州交通電台

今日(12月31日),由華南理工大學與廣州廣播電視台共同舉辦的黨史紀錄片《雛鷹展翅 紅棉初心》校園首映暨“紅色甲工”品牌傳播啟動儀式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來自廣州市委宣傳部、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廣播電視台的上司、專家及300餘名師生參加活動。

緻敬“紅色甲工”黨史紀錄片《雛鷹展翅 紅棉初心》校園首映

跨越百年時空的青春對話

據了解,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持續講好作為近現代革命策源地的廣州故事,廣州廣播電視台精心創作4K高清黨史紀錄片《雛鷹展翅 紅棉初心》。該片以華南理工大學重要辦學源頭之一——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的“甲工四金剛”為曆史人物主線,通過兩代“95後”和“00後”年輕人之間的信仰交流,介紹早期中國共産黨在廣州成長壯大的曆史,全景展示曆史長河中的“紅色甲工”和“紅色廣州”。

緻敬“紅色甲工”黨史紀錄片《雛鷹展翅 紅棉初心》校園首映

在觀影過程中,現場觀衆随着劇中情節,與青年革命者進行了一場跨越百年時空的青春對話,回溯共産黨員的初心,感受信仰的力量。

“這是一堂以我們黨奮鬥史實為基礎的追尋初心、震撼靈魂的黨課。作為青馬班的一員,我志願傳承紅色基因,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不懈奮鬥,”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碩士生吳錦濤在觀看紀錄片表示。

實體與光電學院2020級大學生鄭好表示,“甲工四金剛”讓自己的初心更加堅定,“願永做飛翔的雛鷹,汲取曆史的養料,在新時代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感到非常振奮和驕傲,也感受到華勞工代代相傳的曆史使命和責任擔當。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将把黨史教育和校史教育融入日常,引導青年學生樹立報國情懷,強化使命擔當。”電力學院輔導員羅建鋒深有感觸地說。

在該片的制作過程中,華南理工大學參與了腳本創作,提供了大量珍貴素材、拍攝場地,組織百餘位學生和專家出鏡,不僅貢獻出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更讓青年學生直覺體會到“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為國為民、不怕犧牲,興學強國、敢于擔當”的“紅色甲工”英雄群體特質,從中感受到深刻的思想洗禮,堅定了正确的行動指南。

在紀錄片中擔當“探尋者”的外國語學院學生鐘浥仁,通過采訪專家、查閱資料,用新時代年輕人的視角串聯起了那一段段的曆史。她表示,胸懷家國,心向未來,雖然相隔百年,但當自己走進那些年輕人的心靈,與他們的愛國情懷産生共鳴後,感到自己和他們的距離并不遙遠。

為慶祝建黨百年,除《雛鷹展翅 紅棉初心》之外,廣州廣播電視台還推出了4K粵劇電影《刑場上的婚禮》,讓傳統文化、紅色記憶和城市精神在傳承、創新中共融;創作廣播劇《一把銅勺》,紀錄片《第一次握手》《三大起義》《血鑄河山》,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緻敬“紅色甲工”黨史紀錄片《雛鷹展翅 紅棉初心》校園首映

“紅色甲工”品牌傳播啟動

活動現場,與會上司共同按下按鈕,啟動了“紅色甲工”品牌傳播。這标志着華南理工大學将在廣州廣播電視台等媒體的支援下,進一步更新打造“紅色甲工”品牌,并擴充其傳播範圍,引導激勵當代青年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紅色血脈,在不懈奮鬥中書寫青春華章。

緻敬“紅色甲工”黨史紀錄片《雛鷹展翅 紅棉初心》校園首映

“紅色甲工”即設立于1918年的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是華南理工大學重要辦學源頭之一。之是以被稱為“紅色甲工”,是因為這所學校所培養的青年師生中,湧現出一大批中華民族的優秀分子。他們中有的是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啟蒙者,有的是中共廣東黨團組織的建立者,有的是解放事業和新中國建設事業的參與者。比如,中國共産黨早期優秀的理論家和革命活動家、華南地區傳播馬克思主義第一人、與李大钊并稱為“北李南楊”的楊匏安,在不幸被捕後,面對蔣介石親自出面勸降,絲毫不為所動;中國共産黨曆史上的第一位“審計長”、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和上司人阮嘯仙,被中宣部、中組部等11個部門聯合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刑場上的婚禮”的男主人公、廣州起義上司人之一的周文雍,在獄中寫下了“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和陳鐵軍同志的革命愛情故事被周恩來稱為“人間最純真最高尚的愛情”,同樣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還有擔任過毛澤東同志機要文書、秘書的曾碧漪,中國電影界名家、《義勇軍進行曲》幕後制作人、解放後擔任過文化部副部長的司徒慧敏,參加了長征、抗日戰争、解放戰争、解放後擔任過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的張震球,等等。

被稱為“甲工四金剛”,在《雛鷹展翅 紅棉初心》這部黨史紀錄片中擔綱人物主線的阮嘯仙、劉爾崧、周其鑒、張善銘,是廣東地區早期中共黨員,廣東地區五四運動、工農運動的重要上司人,也都是“紅色甲工”師生群體中的典型人物。

“紅色甲工”作為近代廣東地區民主科學思想傳播和黨團組織建立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其重要的曆史地位引起了越來越多專家學者的關注。近年來,華南理工大學更是不斷挖掘考證、宣傳報道“紅色甲工”校史,深入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出版專著《廣東工業專科學校校史考》,推出大型原創話劇《紅色甲工 血色浪漫》,設計校園紅色史迹和重要紀念地遊覽線路。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更是将“紅色甲工”校史和光輝黨史有機融合傳播,通過思政第一課、學術研讨、紀念活動、黨史紀錄片、短視訊、原創話劇、網絡直播、新聞報道等多種形式,将思政教育的觸角延伸至全體師生,不斷推動學校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廣州交通電台記者謝彩雯,通訊員華軒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