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永遠不知疲倦。他好像有使有不完的力氣,總是工作着。我們辛勞的父輩呀!
拉車的牛
爸爸似乎一年四季也不得閑着,農閑時出去打工,即使外面沒有什麼工作可做,回到家也在四鄰八鄉到處找零活幹。爸爸常說他有使不完的勁,要為家掙錢,供我和姐姐上學,給家裡蓋房子,讓我們農村人也過上小康生活。農忙時,爸爸在地裡沒白沒夜地忙農活。即使是夏天烈日當頭,他仍不辍勞作。看着他被曬得黝黑發發亮的臉,我一陣心酸,跑上前去幫他,他總張開雙臂像驅趕小雞一樣把我趕走。
爸爸是拉車的牛,車上坐着姐姐和我。
父輩是拉車的牛,拉着“家”這輛車。
登天的梯
小時候,我是個“跟屁蟲”,總喜歡跟在爸爸身後。他時常問我累不累,我使勁地點點頭說累,爸爸就把我舉起來,放在他的肩上,讓我騎在他的脖子上。這時候,我總有一種淩空的感覺。
再大些,七八歲的我還是那麼頑皮,到處給爸爸惹麻煩。要麼給鄰居的孩子打架,要麼弄壞了别人的東西,經常被找到家裡來。弄得爸爸總是給人家又是賠禮又是道謙的。
現在的我,已經是初二的學生了,再也不是那個經常讓爸爸“頭痛”的“壞”小孩兒了。但爸爸的關愛卻有增無減,他教導我好好讀書,别跟他一樣每日為生活而憂。雖然我們家生活并不富裕,但在我和姐姐的吃穿用度上,他從不吝惜。
用“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詩來形容我們的父輩是再恰當不過的了。從國小到國中,再到高中,今後上大學,我們在人生的路上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登天”,我們是踏在父輩的脊背上。我們在一點點地“榨取”着父輩的血汗,直到他們骨瘦如柴、“父親這座山”轟然崩塌為止。而父輩們的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是甘心情願的、無怨無悔的。父親是那登天的梯。
爸爸,兒子心裡愧疚,兒子心痛您,您歇歇吧,不要再那麼勞累啦,好嗎?這是做兒子的一個心願,也是做兒子的一個夢。
我們這些做兒女的,讓父輩停下手中的活吧,停下他們不歇的腳步吧,哪怕是稍作休息,也讓兒女心安些。這是做兒女的共同的夢。
讓普天之下的老年人不再勞累,讓普天下的老年人幸福安康,是我們共同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