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是濰坊,這裡因為美麗的風筝而著名,但我唯有對家鄉的名吃——肉火燒情有獨鐘。
家鄉的肉火燒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剛出爐的肉火燒呈碗口大小,因熱氣和肉餡的充實而飽滿,圓滾滾的卻看不到捏合的痕迹,略扁平,顔色呈金黃色,讓人看到就會情不自禁的垂涎三尺。
肉火燒的美味至使我每周都會忍不住去火燒鋪光顧一次,來緩解心中貪戀的肉火燒的味道。每當我走到店前,肉火燒的香味就早已把我的嗅覺勾起,讓我加快腳步走進店裡。每次來都已排了很長的隊伍,看着人們焦急的等待着,我也會急忙排隊,争取可以早點吃到香噴噴的肉火燒。不一會兒輪到我了,我便會迫不及待的拿着火燒找個位置坐下,我輕輕咬下第一口,香脆松軟的皮混着肉餡的可口流入口中,讓我頓時有飄飄欲仙的感覺。
我擡起頭看向其他的顧客,隻見坐在我對面的是位中年男子,他正狼吞虎咽的咬着手中的肉火燒,三下五除二的就吃完了一個,然後又從桌上拿起一個,繼續張開他那“血盆大口”吃起來。再向右邊望去,一個小男孩不老實的坐在椅子上,旁邊的女人想必就是他的媽媽,正在認真細心地往小男孩嘴裡喂肉火燒,小男孩總是不停的嚷嚷着急的要吃,是以使勁的嚼着,小嘴油乎乎的,看起來很高興。其實老人也早早的排了隊,那邊一對老爺爺和老奶奶則吃的面帶微笑,因為牙口不是很好。是以吃得很慢,不過看得出他們很愛吃肉火燒,兩人對視而笑,細嚼慢咽,溢出了滿臉的幸福……
每每看到這些早上為吃肉火燒而早早排隊和人們吃肉火燒時那種臉上抹不去的滿足感時,我便會感到心情非常的舒暢和愉悅,而嘴裡殘留着的肉火燒的餘味久久萦繞,讓我踏出火燒鋪,口中的香味還在心裡微微蕩漾着幸福的波圈。
其實肉火燒并沒有肯德基和南韓料理那麼出名,隻是肉火燒的味道會讓我欲罷不能,因為那是家鄉的味道,那是家鄉獨特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