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我主動一些,也許現在就不會留下這麼多遺憾了。
初一時我就有了手機。手機電話薄裡的第一個電話号碼就是爸爸的,可我從沒有主動給他打過一次。不管我從手機裡找誰的号碼,打開電話薄,看到的第一個号碼永遠是爸爸的,可我就是沒有主動打過一次。
爸爸一年四季在外工作,聯系家裡和他的唯一途徑就是電話。聽,媽媽的電話又響了:“爸爸,天上的太陽為什麼升起又落下……”。媽媽笑着接起了電話:喂你在幹什麼?這樣的聲音在我家每天都能聽到不下三次,每次都是媽媽笑着問他,然後開始了他們溫情的談話,他們每次打電話,首先說的都是家裡的事兒,然後才說别的。
每次放長假的時候我就會去奶奶或外婆家住幾天,這時,爸爸就會主動給我打電話,每天不定時的打幾次,問我在奶奶家住幾天?去外婆家住幾天?今天有沒有出去玩?有沒有幫奶奶或外婆做家務事兒?家裡有沒有吃的零食,沒有就往回捎點兒。每天接他的電話好像都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是爸爸,我是女兒,是以電話必須是他給我打,我隻管接就好了。現在想想,這樣的想法隻有那些不懂父母辛勞的子女才會有。
那些等待着接爸爸電話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以後再也沒有機會了——不管是接他的電話,還是我主動給他打電話,現在都隻能是想象了。或許在睡夢裡我可以和他通電話,向他說着心裡的不滿和對未來的迷茫。我期盼着有一天,手機鈴聲響起時,電話螢幕上會出現“爸爸”兩個字,我接起電話的一瞬間,可以撒嬌的喊聲爸爸這親怩的稱呼。也許這輩子,我都會做着這樣一個完美而又不現實的夢吧!
如果當初是我主動給他打電話,哪怕是一個,現在,心中就不會有這麼多遺憾了;如果當初是我主動給他打電話,哪怕是一個,現在,就不會睹物傷情了。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如果都不可能實作,何況我這一個後悔的“如果”呢?就讓我把心中的遺憾留下來,時刻警示自己對親情主動一些,對生活主動一些,對未來主動一些,直到可以實作如果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