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天資過人,17歲便考中進士,當上縣尉,為何此後卻沒怎麼升官

陸贽,字敬輿,是唐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政論家。在他出生前家門已經衰落,而他的父親又早逝,是以,陸贽小時候一直受母親韋氏教導成長。他天資過人,也十分刻苦,勤奮好學,有獨立見解和操守,與衆不同。

他天資過人,17歲便考中進士,當上縣尉,為何此後卻沒怎麼升官

公元771年,十八歲的陸贽中進士,又應博學鴻詞科考試得高第,被授予擔任華州鄭縣縣尉。可在他當上縣尉沒有多久後,不知什麼原因被罷官了,現在也無從考察。但是陸贽并沒有放棄自己的未來,回鄉後依然鑽研讀書,與此同時也會找一些官員聊天交談自己為官時期的所見所為。後來,機緣巧合之下,陸贽憑自己出類拔萃的文牍判詞寫作能力,補任渭南縣主簿,後遷任監察禦史。

他天資過人,17歲便考中進士,當上縣尉,為何此後卻沒怎麼升官

唐德宗李适即位後,在一次巡遊天下時見陸贽用“五術”“八計”“三科”“四賦”“六徳”遊說使者,便對他的才能十分佩服。其實早在太子時期,李适就已經聽說過陸贽的名聲,沒想到本人一見,對他的好感更上一層樓。于是,唐德宗任命他為翰林學士,調任祠部員外郎。

他天資過人,17歲便考中進士,當上縣尉,為何此後卻沒怎麼升官

陸贽這個人性情竭忠盡心,擔任近侍之職後,感念德宗重用了解自己,想有所作為效力報答,是以政事上的缺失,無論大小他一定陳述,也是如此,德宗更加厚待陸贽。兩人的關系十分要好,在艱難的日子裡,雖然有宰相,但是不管大事小事,德宗一定會與陸贽商量,當時人們稱他為“内相”。而且德宗無論到哪裡去,陸贽一定會伴随其左右。

但是,伴君如伴虎,因為陸贽性情耿直,常常在德宗面前直言進谏,有時候難免會違背了德宗的意思。一次陸贽極力陳訴奸臣盧杞,雖然德宗将盧杞貶官,但是心中卻很不高興。這或許也是陸贽一直能夠得到德宗極大的恩寵和知遇,卻沒有出任宰相的原因之一吧。

他天資過人,17歲便考中進士,當上縣尉,為何此後卻沒怎麼升官

陸贽的正直也讓許多大官對他心存不滿,尤其是當朝宰相窦參,二人關系不和。後來,陸贽多次向德宗舉報窦參A錢納賄,最終窦參被免去相位,而陸贽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出任宰相。他擔任宰相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在位期間他貞剛律己,勵精圖治,具有遠見卓識。他善于預見,措施得宜,力挽危局,唐朝搖搖欲墜的局面得以轉危為安。

他天資過人,17歲便考中進士,當上縣尉,為何此後卻沒怎麼升官

而陸贽的過于直言讓朝廷上很多人不滿,在他當上宰相之後,其他一些人更是咬牙切齒想讓他從這個位子摔下來。一些奸臣就拼命向德宗進讒言,百般污蔑。最後,德宗被罷免相位,降為忠州别駕。

後來,在唐順宗李誦即位預備下诏召還陸贽時,召書還沒送到貶所,陸贽便逝世了。現在陸贽墓遺址在浙江省嘉善縣惠民鎮,他的書也有被流傳下來的。如今我們常用的成語“情有可原”也是源自他起草的诏書。

他天資過人,17歲便考中進士,當上縣尉,為何此後卻沒怎麼升官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