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呂布兵敗白門樓已無力回天,他立即請降于曹以博一線生機,卻被劉備一句話就置于死地,而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從被罵三姓家奴那一刻起,他已經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三樣東西!此乃天不亡,而自取滅亡也!
衆所周知,呂布作為三國第一猛将,有"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之稱,然而由于出身卑微,他剛出來闖天下時,隻有依附在當權者的身上,而沒有選擇獨闖,而是選擇他自己認為的"捷徑"。

一、殺丁原,為了高官厚祿,寶馬良駒
據《三國志》記載,因其祖父、父呂良奉漢命留守邊塞以防匈奴,是以呂布出身于內蒙古的九原,是一個胡漢夾雜的地區,直到東漢大舉南遷時,呂布才随着父親呂良撤到山西境内,并歸附當時為并州刺史的丁原。
其間丁原對呂布甚好,命他為主簿,并認為義子。在董卓專權時,丁原義憤填膺,誓要與老賊拼到底,以維護漢室江山。
剛開始時呂布也同氣連枝,為其出了不少的汗馬功勞,然而轉臉就把丁原殺了,提頭去見董卓!
原來董卓身邊的中郎将李肅十分了解呂布的為人,知道呂布其實是一個勇而無謀、見利忘義之人,他給董卓獻了一計,以利誘呂布為其所用!
董卓不但叫李肅把黃金一千兩、明珠數十顆和玉帶一條給呂布帶麼,還割愛把自最鐘愛的名馬"赤兔"贈給呂布。
呂布一見赤兔馬頭上有角、肚下生鱗、腳下生風,喜歡得不得了,并馬上置酒相待李肅,随即表示自己想殺掉丁原,引軍投靠董卓!
當晚二更時分,呂布徑自提刀入丁原帳中,丁原正秉燭夜讀,見到呂布十分意外,便問我的兒你有什麼事呀,呂布隻說了一句我堂堂男子漢大丈夫怎肯做你兒子!沒等丁原反應過來,便一刀取了他首級,十分之殘忍。
為了寶馬良駒和金銀财寶,呂布毫不猶豫就變節倒戈了。
二、斬董卓,為了國色天香,嬌妻美眷
話說呂布拿着丁原的人頭給董卓作為見面禮,董卓高興得說自己猶如旱苗得甘雨。呂布随之拜董卓為父,從此為虎作伥。
從此董卓如虎添翼,更加專權與殘暴,呂布助纣為虐,人人得而誅之,卻無從下手。司徒王允為了匡扶漢室,找來絕世美人貂蟬,并把她左右分獻董卓與呂布。
果不其然,呂布又見色起意,任由王允擺布在股掌之上。為了貂蟬,呂布助王允殺賊,一戟直刺董卓咽喉,董卓臨死前都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一回事,還直嚷嚷我兒奉先何在!
在短短的時間裡,呂布手斬自己的兩名義父,把"見利忘義"四個大字演繹到極緻,從此卻為天下人所咎病與不容。
莫怪,就在十八路諸侯讨董卓,三英戰呂布時,張飛一迎戰便大罵其是三姓家奴,從此以後"三姓家奴"這個标簽貼在呂市身上,再也撕不下來。
陳壽曾說呂布: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複,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從被罵三姓家奴那一刻起,呂布已經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三樣東西!
一、數典忘祖(見利忘義,連自己祖宗都敢棄)
呂布先後認丁原與董卓為父,把呂氏祖宗都抛于腦後,隻是為了謀求更大的利益,而殺起自己的義父來又毫不手軟,完全不顧往日的恩情,這絕對不是為人子之所為。
二、道德觀念的缺失(俗稱缺心眼兒)
呂布之是以為了一己之私而做出認父又殺父的行為,是因為他做人根本沒有任何的道德觀念。
若是為了正義,手刃亂臣賊子,大家都能了解,但當時董罩暴虐,以至于生靈塗炭,丁原挺身而出扶保漢,呂布卻視而不見,對百姓卻沒有半點的憐憫之心,在董卓名聲如此惡劣又壞事做絕之下,居然還把丁原殺了而投董卓,隻能說道德觀念的缺失讓他無法分辨是非黑白。
古代人十分看重"忠義"二字,呂布道德觀念缺失,忠義在他看來是一文不值。
三、毫無主見(永遠被别人牽着鼻子走)
呂布是一個随随便便用金錢和美人可以說動的人,隻看到短期的利益,而不懂深謀遠慮,可見他是一個沒有長遠打算與主見的人。
一個沒有主見的人,最終隻能讓别人牽着鼻子走,沒有主見就沒有原則,是以呂布可以輕易地倒戈,也能随便投降,這也是呂布很快就失敗,進而退出曆史舞台的原因之一。
寫在最後
呂布為人見利忘義、數典忘祖又沒有道德觀念,也沒有主見,莫怪在白門樓欲投降曹操時,劉備講了一句:你不記得丁原和董卓的下場嗎?就讓曹操下令缢死并枭首,落得如此下場都隻能怪他自己。
對于呂布這個人你怎麼看?
以上胡桃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