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能帶給我欣賞大海的魄力,卻不如一冊書籍帶給我們無邊的天邊。神奇的坐騎能帶着我們開始人生大的征途,卻不如一頁詩篇帶給我們感悟人生的真谛……
喜歡讀書,享受讀書,不為黃金屋,不為顔如玉,隻為尋找心靈的慰藉,享受心靈的沉澱。像風輕拂享受淡淡書香。
以前的我不喜歡讀書,認為讀書是在浪費時間,但是三年級時,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之後,我便愛上了閱讀,從中受益匪淺。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曹操一生都屬于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後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後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曆史舞台了。但是奸詐帶來的隻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後來董承一夥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再後來陸續又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以失敗而告終,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咤風雲了。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了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後,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雲并不是劉家的将軍,但他十分器重趙雲,幾次留他,後來終于歸到了劉備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鬥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别時,劉備哭着送别,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後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範。
經過這次閱讀之旅後,我便越來越愛讀書,享受讀書,閑暇獨坐長廊,捧書膝上,感受書中朱迹妙言,行雲流水般舒适的筆風,字裡行間裡透露的睿智哲理,随着一頁頁書的翻頁,淡淡書香萦繞心間,享受讀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