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軍表示,未來人類面臨着生産力工具的巨大變革,AR作為下一代計算平台,能夠為未來真正創造價值

圖:張小軍在上海交通大學進行演講
2017年10月28日下午消息,視+AR聯合創始人兼CEO張小軍出席上海交通大學首屆AR高峰論壇,與師生暢談自己對AR技術、行業的看法。張小軍說,視+的AR願景是成為全球最好的AR開放平台,讓AR走進生活。張小軍還與上海交大碩士生導師、數字媒體研究所實驗室主任、大資料傳播創新實驗室副主任吳湛微網誌士展開圓桌對話。
對話開始前,現場主持資深媒體人劉雲談到教育領域的爆款産品《AR塗塗樂》後,張小軍說“主持人說的這些應用都在使用視+AR的技術和服務。”引來全場掌聲,其中原因,還因為張小軍正是交大09屆畢業生。
從武漢大學到上海交通大學,再到夏普、盛大從事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研發工作,理工科出身的張小軍骨子裡有着工程師情懷。張小軍認為,技術行業最開始大家都是從技術、趨勢出發,正向的去推這個新技術、行業,卻很少有人去思考如何真正将技術服務行業,解決問題。這些不能隻靠AR行業的人坐在辦公室裡想,一定需要院校、企業等去深入行業認真調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真正用AR改變生活。
“一位嘉賓剛剛播放了一些AR使用場景的概念視訊,如果我是第一次看到這些視訊也會覺得這些AR場景很炫,但實際上,作為行業内的人,我覺得視訊裡AR場景用途其實很小。”張小軍對說,“現在AR/VR行業缺少深入行業做調研,了解這些行業究竟真正的問題在哪裡,然後怎樣用AR去解決這些(問題)的人。做這些的人缺乏對行業的深入了解,更多是對技術的跟風,這點我感到特别恐慌。”
張小軍補充說,視+AR是為大家提供AR基礎工具。 視+過去幾年服務了幾百家企業,但很遺憾的是早期的視+沒能為一些企業創造非常高的價值。由于AR是一個未來,一些企業使用AR是出于對新科技的渴望或者是擔心被市場落下,很少是在真正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造價值。這是一個非常廣泛的現象,包括教育、教育訓練機構也一樣,沒有真正深入到行業去做調研,知道這些行業的問題所在。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視+AR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并積極和其他行業一些龍頭企業探索AR如何為這些行業真正解決問題,創造更高的價值。
圖:張小軍與上海交通大學教務處處長、博士生導師吳靜怡教授交流
張小軍在互動時說到,視+AR一定要幫助各個行業真正解決問題,因為這是AR技術存在的根本,也是視+AR的使命。未來人類面臨着生産力工具的巨大變革,AR作為下一代計算平台,我們要利用好AR技術為社會、為未來真正創造價值。
“我還是最喜歡的還是做一名工程師。等我退休那一天,我希望能找個地方面朝大海,繼續寫代碼,Debug。”張小軍說。
原文釋出時間:2017-10-31 16:53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