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靜

甯靜是一種外在氛圍。

在許多人的文章都營造出一種甯靜氛圍。柯靈先生的代表作《巷》中,這是一大特點,整篇文章都被甯靜所籠罩。巷陌深深,靜得隻聽得見自己的足音踏在青石闆上的聲音;靜的讓作者忘記了巷外的惡浪滔天成敗得失;靜得讓人有足夠的時間和自己的心靈對話,這在巷外是不可能的。小巷的魅力在于甯靜。甯靜是一種和諧的環境,不是肅靜,不是瓶頸,甚至也不是安靜。小巷避開喧鬧,它鬧中取靜,别有天地,仍是人間。

或許有另一種了解,甯靜不是外在環境,而是内在心志。

在冰心女士的《談生命》中有這樣一段借樹喻人的話“這時,它不是開花的驕傲,不是結果的喜悅,而是成功後的甯靜”。在經曆成功、失敗、挫折、坎坷後,終于看淡一切的釋然。往往,喧嚣是在内而不是在外,心不靜,再安靜也覺得煩躁;心若靜,那外在喧鬧有豈會入耳。“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結廬在人境,怎麼會沒有車馬喧嚣,知識草廬的主人根本沒有在意,于是喧鬧也便甯靜。心遠地自偏,心都無意于功名了,自然就偏遠。

心台甯靜,一向是佛家的追求。它早就看透了,喧鬧隻是一時的,是不會長久的,而它終究要歸于甯靜。無論是什麼,終點都無一例外的到達這裡。所謂大道無形,大音希聲,自然也是如此。最讓人震撼的,往往又是甯靜。

甯靜不是空無一物的,相反,它包含了太多太多。佛祖拈花微笑的高超,儒家修心養性的安然,道家處于大道的超然,曆經滄桑後的釋然,王學随心而動,随意而行的淡然,都是一種心中甯靜的境界。沉默看世,笑而不語,是因為實在沒有喧鬧的必要。

看過一篇文章說:“因為科技,耳朵失去了他的戀人——甯靜。”是啊,想找一個地方錄一段甯靜是多麼的難。喧鬧無處不在,窮其一生可能都無法逃脫。但還是要追求甯靜——雖然遠沒有達到心态甯靜的境界——那怕是,片刻也好。

上一篇: 歲月的禮物
下一篇: 歲月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