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上周六,丹陽下小雨,誤以為揚州也是,差點取消了行程。直到到了揚州。隻是天冷,雨根本沒下,看着瘦西湖古色古香的大門,心情極好地進去了。那桃花春梅,蒼石遊船,令人遐想連翩。特别是,那桃花格外美……
桃花一樹樹地合在一起,一片片的花雲構成一幅美麗的天,淺粉色在陽光下很亮,晃人眼,遠看若懸浮在空的白雲,近看一朵朵的桃花分明,重重的花瓣裡纖長的花蕊,頗具嬌态,如一襲霓裳的女子,不歌頌這個女子的貌美,隻看霓裳的精緻。粉色很淺淺得會讓人誤會這是白,每一層裙擺都薄而透明,細看則會發現裙擺上有一绺一绺的粉紅,是花的脈絡,也是霓裳的飄帶,如果說,這花瓣的優雅是淺粉,那麼嬌俏可愛便是粉紅,相得益彰,極美,美得動人心魄。
陽光漸漸有些烈了,照在花瓣上,花便灑下了一地的碎影。碎影中一部分細零的燦金色。而另一部分不是灰色,而是灰中透着粉,把手放在花朵下方的碎影上,一朵花粉灰色的影子就在手中了,想抓,卻無法擁住美麗。
用手輕觸在薄如蟬翼的花瓣,如絲綢錦緞一般絲滑,又帶着絲綢所沒有的觸感——沒有它們華貴而冰涼,而多了一絲軟和潤(因為它有水分)。一捏粉白色的花瓣被捏出一個拇指大小的粉印,更多了一絲透明。如果說之前的透明如輕紗霓裳,那麼這便如薄絹入水。再拿起的時候,便平添了幾分妩媚。一片花瓣,一朵桃花,一株桃樹,一抹花雲,竟如此之美……
“尋得桃花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随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腦海突然想起謝枋得的詩,不想消極避世,卻也深望塵世之中安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