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為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三國是個人才英雄輩出的年代,其中最為耀眼的當屬諸葛亮,他被世人推崇到一個相當高的高度,讓人難以望其項背。
有多數人認為,諸葛亮之是以名震古今,隻因為《三國演義》的渲染,作者在書中把諸葛亮“妖魔”化了,書中的諸葛亮已經超越了凡人,擁有着無與倫比的智慧。

諸葛亮的功勞即便是沒有小說的渲染,他憑借着真實的實力,同樣也能名留青史,熠熠生輝。陳壽在撰寫《三國志》的時候,把諸葛亮單獨列傳,從這點就能看出陳壽對諸葛亮的重視程度。
史書中除了皇帝單獨表述之外,其餘的人基本上在一起列傳,而能夠讓史學家單獨為其列傳的人,可想而知,這個人是多麼的崇高。
《三國演義》成書于明朝,從三國到明朝這一千多年間,無數的仁人志士稱贊諸葛亮,難道他們也看了小說,亂吹諸葛亮嗎?諸葛亮字孔明,号卧龍,三國蜀漢丞相。
三國中其實有兩個孔明,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胡昭。胡昭字孔明,颍川人,是個隐士,沒有在亂世中聞達諸侯。天下大亂的時候,胡昭到冀州避難,這裡是袁紹的地盤。
袁紹知道胡昭很有才能,于是便請他出山,輔佐自己,但是被胡昭拒絕了。胡昭的理想就是隐居山水之間,不問世俗之事,他的那顆心已經給了天地了。
曹操擔任大漢丞相之後,也邀請胡昭出山。胡昭給了曹操一個面子答應他出山了,可是沒有幹多久,胡昭就辭職了,說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态度誠懇,語氣強烈。
曹操看他真的不想當官,于是就放他走了。胡昭離開曹操之後,便隐居在深山中,與百姓同樂,每天種地澆菜,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胡昭滿腹才學,他不想一身的才華都浪費了,于是便開了一間草堂,教小孩子讀書識字,将自己的本事傳授給他們。胡昭的衆多學生中,有一個非常有名,他就是司馬懿。
年少的司馬懿四處求學,他聽說了胡昭的名字,仰慕他的學識,敬仰他的人品,于是前來拜胡昭為師,向他探讨學問。
司馬懿天資聰穎,是個可造之材,胡昭就把自己的平生所學傳授給了司馬懿。盡管胡昭沒有和諸葛亮交過手,但是胡昭的徒弟司馬懿和諸葛亮交手了,這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司馬懿為了感謝老師的教育之恩,就給兩個兒子取名為司馬師和司馬昭,兩人名字連起來讀一讀就是“師昭”,意思是師父胡昭。
司馬懿盡管繼承了胡昭的才學,但是沒有繼承胡昭的人品,他心生謀逆之心,發動叛變,成為了奸臣賊子!諸葛亮流芳百世,人人敬仰,可司馬懿臭名昭著,無人問津!
參考文獻:《三國志》、《魏書》、《蜀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