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早晨起來,我又在背誦《滿江紅》,我為這首詞所表現出來的氣勢而驚歎,同樣,我更喜歡這首詞的作者——正義的化身嶽飛。
嶽英雄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他父親在他出生不久便去世了。嶽飛和他母親逃了出來。他學習認真,進步很快,十幾歲就武藝高強。母親為激勵兒子忠心保國,在他背上刻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北宋末年,嶽飛在母親的激勵下,建起嶽家軍,攻打侵略者,收複國土,那年他才20歲。從此,他不辱其望,為南宋收複了一片又一片的失地,寫下了《滿江紅》這一千古絕唱。後來,又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收複更多失地。但狡猾的金軍賄賂秦桧,昏庸的南宋皇帝聽信秦桧讒言,怕抗金勢力強大,十二道金牌召嶽飛回朝。狡兔依然在,獵犬卻已烹。秦桧等人強加給嶽飛“莫須有”的罪名将他殺害。
天妒英才。
雖然嶽飛神勇威武的英姿已經不複存在,可在《滿江紅》中卻表現得淋漓盡緻:“怒發沖冠”“仰天長嘯,壯懷激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寥寥數十字,嶽飛的雄姿、英魂完全展現在我們面前:作戰勇猛,精忠報國。怪不得金軍中流傳着這麼一句話:“撼山易,撼嶽家軍難”,這更是嶽家軍浴血沙場,百戰百勝的見證。
嶽飛戎馬一生,浴血疆場,但十厘清正廉潔,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為人大度。有人曾經問他:“什麼時候才能天下太平?”他慨然回答:“文臣不愛财,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太平?”
啊!嶽飛,你用自己超群的武藝和智慧,保住了大宋的半壁江山,用自己抛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捍衛了民族的主權,“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維護的是軍紀嚴明,守護的是百姓安甯。
啊!嶽飛,你不圖私利,一心為國,殺敵無數,出生入死,甘願為國而殉,當年的精忠良将,現在更應受尊敬,也更應讓我們好好學習。
啊!嶽飛,在你的心中淌着一種精神,它讓你骨子裡滲透着,也永遠感染着我們的心,那就是:精忠報國,無怨無悔。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隻可惜你心願未了,生不逢時,願您在地下能實作您的理想,就如陳毅元帥所言“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嶽将軍,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