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習慣影響人生,細節決定成敗”,而我認為人處事的态度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有了積極的态度,才能夠發現細小的事物,才能讓每一個細節變得完美。
對于同一件事的同樣結果,兩個懷着不同心态的人總會有不同的看法,消極的人可能會說:“為什麼會這樣”,而積極的人說不定會反問一句“為什麼不能這樣”,以消極态度的人看待每一件事的眼光都是一成不變,總是悲觀的,正是這樣消極态度決定了他們的一生,碌碌無為,而那些懷着積極态度的人總能以獨特的發散型眼光看待問題,他們能把糟糕的事情盡量往好處想,是以,即使他們遇到極大困難,樂觀的心态也能引領他們繼續前進,這也是為什麼曆史上的著名人物總是懷着一顆積極的心。
在源遠流長的曆史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中國曆史上曾出現過“閉關鎖國”的政策,由于國外擁有先進的技術,封建統治者懷着消極的态度實行了這一政策,從此,不分國外有任何交際,自以為能“逃過一劫”卻不知這愚蠢的行為引來了衆多勢力的侵犯,也就是八國聯軍侵華戰争,直至圓明園被毀,統治者們也隻能委曲求全,如果不是他膽怯的心理,消極的态度,實施了一系列的政策,中國也就不會如此不堪,他也不會在事後僅僅說一句“為什麼會這樣”,我認為假使他能開放國門積極學習先進技術,中國也不會損失如此慘重,對他們的侵略毫無還手之力。
還有一則故事。有一位科學家,曾被譽為發明大王,他的發現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他一生有近千種發明,每一件都有着重大作用,其中一件是我們使用至今的電燈泡。為了這項發明,他日思夜想,盡管經曆了近千次的失敗,也不曾放棄,因為他心中的鬥志以及積極的心态鼓舞着他繼續前進,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這種心态,他找到了制作電燈泡的重要材料,成功的造福人類。
消極的态度如死水,隻能将我們禁锢在一片湖泊之中,積極的态度如絹絹流水能将我們帶到世界各個角落,懷着一顆積極的心,我們的未來必将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