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上回眸,綠蔭裡多了一位正在騎車的少年;在校園裡駐足,陽光下多了幾位叱咤球場的青年;在商場裡購物,蓦然回望,喧嚣中多了一個熱愛閱讀的家庭……
共享經濟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無限的可能和無限的發展,它促進我國的建設,給了我們一個史無前例的光明未來。這意味着我們将大步邁入一個新的時代——共享時代,其深層意義就代表着我們向共産主義社會這一理想在一點點地努力。
當然,再偉大的時代裡也會有少數人在大時代的潮流裡:乘着一葉扁舟,努力着向過去劃行。這樣的事例不可必免,掉隊者的步伐永遠是那麼明顯。
不知何時,住宅樓的樓下停着被上了鎖的共享單車,禁锢着的單車在角落裡訴說着那無言的痛苦和面對布滿塵埃的座椅的壯志難酬;不知何時,書本中的篇目變得支離破碎,讓這些華詞美文化為泡沫,消失在塵埃裡;不知何時,籃球開始向天“歎氣”,在無人的角落,眼看着成為全場焦點的夢淪為泡影……
對于夢想,我們從未放棄;對于事實,我們無顔面對;對于人性,我們開始質疑……任創新者再怎樣絞盡腦汁,任設計方案再怎麼完美,也會有“漏網之魚”。他們試探着,摸索着,他們以“無縫不鑽”為信仰。這種人我們應該譴責;這種人我們應該唾棄。毋庸置疑:他們注定是被大時代抛棄的人,這些與時代發展逆行的人,隻會與我們背道而馳。
那是什麼造成了這個現象呢?從我們哇哇墜地那一刻開始,無論是在紛繁雜亂的市井街道,還是在靜谧安谥的圖書館,環境熏陶着我們,伴随着我們成長。它們就像一顆頑強的種子在我們的血液裡紮了根,從一株小苗變為一方翠綠,向四處蔓延,它有着藤蔓一般的韌勁,布滿我們的全身。逐漸地,它會開花、結果,它的結晶名叫性格。它可能蓬勃向上,也可能病态怏怏,它決定着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它也可能會主宰我們的一生。但有時,這顆希望之種以糟粕、渣滓灌溉;那麼來年收獲的也必定是以自私和占有欲共同鑄成的一根鎖鍊,而那件上蒼給予的希望之種就被扼殺在了萌芽時期。
這塊心鎖的背後隐藏着什麼,是一張張猙獰的面孔,還是一雙雙貪婪的眼睛,我不敢去想。
未來,很美好,我希望披着晨曦,聽到破曉的雄鳴;我期待迎頭日光,欣賞街上美麗的風景;我但願晚霞西落後,還有更燦爛的明天!我相信明媚的陽光,就是千萬把“生命之匙”反射出的純美的閃光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