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門其實開着

我,十五歲,一個夢想缤紛的年齡,卻有揮之不去的淡淡憂傷。見孤雁南飛,便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見楓葉變紅,便有“剪不斷,理還亂”的憂思。生活那扇快樂之門總将我關在門外,讓我獨自徘徊,顧影自憐。

蝸居在教室的死角,聽生物老師有闆有眼的講解結構分析,我無奈的看着手表,等待着下課。周圍的同學接二連三地回答問題——成績優秀者被叫起解答難題,或是上課睡覺着的同學被叫起罰站。

唯獨我一直坐着。我無意間被關進老師内心的死角——那關閉的門上有把鎖。

下課了,又聽見同學們在談八卦,閑聊——一同學在津津有味地向他同桌讨論最新的網絡遊戲,某同學在為自己的綽号争得喋喋不休。

唯獨我一直安靜。我無意間被關進同學内心的死角——那關閉的門上有把鎖。

……

于是,我漸漸學會享受沒有對話的生活。我會在睡前看看天,然後告訴自己,星辰和自己一樣寂寞;我會在衣櫃裡放滿黑色的衣服,然後對自己說,春天裡才有的色彩并不屬于我。直到那次,作文比賽和春天一起來到校園。

我們班共有十個名額。班主任極力鼓勵我參加,我本不情願,但還是抱着僥幸心理參加比賽。

于是我将精力都投入到比賽中,積極的準備材料,迎接屬于我的第一個春天。

之後,聽班主任說自己的作為榮獲一等獎時,掌聲立即從四面響起。我感到從未有過的興奮和激情湧上心頭,我分明看到老師和同學臉上的笑容了。

原來,那許許多多的鎖并不存在。

在這經久不息的掌聲中使我明白:門,其實開着。

上一篇: 父親的背影
下一篇: 家鄉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