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琳琅滿目的街角,在一片喧嚣中,獨尋一方甯靜。
午後的陽光斜斜地灑下,在案盞上踱着步子,幾把刷子,幾抹顔彩,銅碗在桌上無聲地立着,卻喚起無數思緒。
那日,偶然徜徉北京路,與那從未見過的傳統工藝琺琅彩,有了一場如夢般的邂逅。
在那不大的店鋪裡,一位已過中年的男子在木椅上坐着,雙肘撐在木桌上,手中的筆沾上些許紅礬彩,細細地為已成形的銅碗上色。另一隻手輕扶着銅碗,一點點、一點點地轉動着碗壁,而顔料也像五線譜上的音符一般準确地落在了碗上的刻花處,如天空中流動的彩虹似的,輕盈、淡雅。
竟被吸引住了,仿佛這場相遇,早在冥冥之中就已注定好。
我悄悄走近去瞧,隻見顔料在那雙粗糙的雙手下慢慢化開來,在畫面層層暈染成型的時候,色彩又變得疏松,一點點白夾在其間;畫筆一提,形态又緊張起來,聚成了濃郁的斑斓,散發出優雅的魅力。那深厚的文化,點點滴滴都仿佛凝聚在他那握着畫筆的手心和深黑色的瞳孔中,平靜,柔韌,堅毅,仿佛外界的一切都早已與那色彩融在一起了。
或是作品快要完成了,那伯伯擡起頭來,微笑地看着我。“伯伯,您這裡生意好嗎?”“不怎麼樣,現在年輕人都不喜歡這些啦!”他輕聲回答到,那平靜的言語卻砸在我的心上。“那……您還會繼續做下去嗎?”“當然,外界怎麼看那是别人的事,做不做下去是我自己的事。有時候做着作品,就覺得自己像一束蒲公英,在廣闊的世界上,把屬于自己的一點東西傳承下去。”
這才明白,那都屬于琺琅彩的優雅,是源自于制作人内心的甯靜。在這看似平淡無奇的作品背後,是一顆淡然如君子般的心。
在莽莽紅塵之中,能遇見這樣一個不因外界的喧鬧而輕易改變自我的人,美在其堅定與淡然。
我的指尖輕輕地撫着那已經完成的作品上,撫去上面的灰塵,傳入心間的,是一方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