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最為特殊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之内,這是為何?

中華民族經過數千年發展,各民族之間互相融合,最終形成了各有特色的56個民族。56個民族缺一不可,共同組成富強繁榮祖國大家庭。而有一個民族,他們不歸屬于56個民族,身份證系統中的民族選項專門為他們開設一項,他們就是穿青人。

我國最為特殊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之内,這是為何?

穿青人的曆史已經有七八百年,始于明朝。明朝建立後,元朝殘餘勢力并未被完全消滅。雲貴地區就被元朝所封的梁王瓦爾密控制,朱元璋一開始想跟他談判,但瓦爾密拒不投降,還殺害了明朝的使者。朱元璋大怒,派出三十萬大軍征讨雲貴地區。很快瓦爾密被打敗,為了防止戰事再起,朱元璋留下沐英和二十萬大軍鎮守雲貴地區。這些将士們,很多人一生都沒有回到自己的家鄉,大多數将士都選擇與當地人生育後代,而與貴州地區土族聯姻的将士,生育的後代稱為“土人”。這些後代結合了父母雙方民族特點,既保留漢族的一些習慣,也保留當地土族的部分風俗,而身穿青衣正是當地的傳統習俗之一,是以慢慢改稱為穿青人。

我國最為特殊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之内,這是為何?

數百年的發展讓穿青人遍布貴州地區,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穿青人口已經接近七十萬,廣泛分布在貴州六個市的二十多個縣,在畢節市的織金、納雍兩縣,穿青人口分别超過二十萬。關于穿青人這個稱呼的來源,曆史上多有争議。一種說法是,新中國成立後,當地的地主在一起商讨,要求把他們當成少數民族對待,并親自提出穿青這個概念。而廣泛認同的說法就是明朝将士跟當地人生育的後代,慢慢演化為穿青人。穿青的概念由來已久,在各種記載上都能找到證據。乾隆時的《威甯州治》,光緒時的《平選州續志》,民國時的《鎮甯縣志》都記載過穿青的說法。民間廣泛流傳的《水西傳》更是提出九種蠻夷的說法,即白族、苗族、彜族等九個少數民族,穿青人也在其中。

我國最為特殊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之内,這是為何?

有很多人都認為穿青人就是漢族,他們特有的一些習俗讓這種說法站不住腳。曆史上穿青人的确與漢族有關系,但我們不能忽視他本身的發展過程。穿青人有一種說法:家有千貫,男掌一半,女掌一半。在穿青人族中,男性跟女性地位完全平等,在家庭中做主的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女性也必須承擔勞作責任,是以她們不必承受纏足惡俗帶來的痛苦。長久下來出現一種奇特的現象,婦女勤苦男兒樂,并非是女性沒有地位,正因一視同仁,穿青人女性的地位是很高的。

我國最為特殊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之内,這是為何?

穿青人有一種獨特的風俗活動,叫做跳菩薩。這種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趨吉避兇,每年的農曆九月一直到臘月期間,哪一家兄弟姐妹分家了,或是向菩薩許下心願,或是家中有疾病侵擾,有這些情況的穿青人就得參加跳菩薩活動。這種活動跟漢族過年時祭拜祖先有異曲同工之處,都反映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和追求。除此之外,穿青人還信奉圖騰。穿青人把山魈作為圖騰,這種生物是我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怪物,其實就是一種猴子。是以穿青人十分尊重猴這種動物,在族中不能随意提起猴,不然就會被認作不尊敬他們的信仰。

建國之後,穿青人申請過成為一個獨立的民族,由于複雜的曆史淵源和對各種因素的考量,這件事一直沒有定論。穿青人向國家提出申請,國家回複他們:因為複雜的情況,你們不用擔心自己沒有歸屬和名分,政府會把穿青人當作第57個民族看待,在身份證登記問題上直接登記穿青人即可。穿青人明白國家的态度和心意,就按照國家說得辦,作為未識别民族存在,也不再糾結于一定要單獨列出一個民族來。

我國最為特殊的民族,不在56個民族之内,這是為何?

我們常常聽到56個民族,56支花這句歌詞,原來穿青人是我們的第57個民族。他們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支花,沒有成為第57個民族完全不影響他們對國家的熱愛和團結的的追求。新時代之下,任何一個民族都是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的助力,隻要全體人民心中有理想,民族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團結,中華之崛起不可阻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