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踮起腳尖,就會站得更高,是以看得更遠,懂得更多。
踮起腳尖,使所見之處更高,所見之景更美。
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登高望遠,而這種“登高”何嘗不是一種“踮起腳尖”的行為?正因為踮起腳尖,荀子懂得了“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的道理;正因為踮起腳尖,杜甫才有了“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概歎;正因為踮起腳尖,王之渙才悟出了:“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的真谛………踮起腳尖,飽覽了一番更美的景色,于是,我們内心受到了更大的滌蕩。
踮起腳尖,豐富了人的知識與内涵,塑造了更加輝煌的人生。
衆所周知,被譽為“站在巨人肩上的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力學定律,實作了人類實體學上第一次大飛躍。而牛頓并沒有滿足于此,他把自己定位在一個更加高的層次與标準上,繼續探索研究,終于創立了經典力學體系,對後來的天文學及現代工程力學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牛頓僅滿足于發現萬有引力的成功,那麼他隻會停滞不前,不會對人類作出巨大貢獻,也不會成就他如此輝煌的一生。踮起腳尖,知識如“源頭活水”般塑造我們的人生。
踮起腳尖,放眼世界,博取世界所長,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盛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證。
當清王朝君主妄自尊大,固步自封,認為中國是天下的中心,還不知“英國在中國之何方”時,英國人已發動了鴉片戰争。林則徐,“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讓中國開始學習西方,認識世界。十多年的封鎖讓新中國再次倒下,于是,小平同志把這扇隔絕中國與世界的大門打開,他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中國。三十年實踐,三十年的奮鬥,終究換來了“東方風來滿眼春”之景象。踮起腳尖,改革開放,民族發展,國家富強。
當我們為目前的狀況而感到不滿足時,何不踮起腳尖?
踮起腳尖,我們所見之景更美。
踮起腳尖,我們學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