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可從前的我并不這麼認為。
以前,我常常寫錯别字,于是跟做國文老師的媽媽埋怨說:“漢字真難寫,哪像英文字,就26個字母,簡單多了!”媽媽笑着說:“許多漢字都是形聲字,隻要你掌握了構字方法,其實漢字一點兒也不難。比如說‘江’、‘河’、‘湖’、‘海’這四個字,它們都有三點水旁,三點水就像一滴滴的水,而江河湖海不就是由一滴滴的水彙成的嗎?”我聽了,覺得有道理,就點了點頭。
可我一轉頭又看到了“笑”字,我問媽媽:“那這‘笑’字難道跟竹子有關嗎?”媽媽想了想,說:“有關啊,你看,一個笑彎了腰的人,就像一根被風吹彎了的竹子,而且,竹子被風吹起時還能發出‘喀喀喀’的聲音,跟笑聲也很像。”
“那這‘黑’字呢?跟四點底有什麼關系呢?”“這……”媽媽也被我問倒了,但她一拍腦袋說:“有了!”不一會兒,媽媽取來了一本書,名字叫《漢字樹:活在字裡的中國人》。媽媽說:“答案就在這裡。”我仔細一看,原來書中把這個字解釋為:臉上被刺字并塗墨的人。書上還說,“黑”字的金文表示一個人的臉上四處都有黑點,而身體周圍也有四個黑點,這是描寫一個人的臉上被尖刀刺刻了許多符号,然後用墨汁塗滿了臉,多餘的墨汁則四處滴灑。随着時光的流逝,“黑”字經過逐漸調整筆順,張開雙手雙腳的人已轉變為土,這就是現在的“黑”字。這樣的解釋我覺得還是非常科學的。
看完了這個字的解釋,我又饒有興趣地繼續翻看了下去……
我通過閱讀這本書,明白了漢字的起源和演化的過程,無形中受到了漢字文化的熏陶,體會到了漢字之美、漢字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