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語言,它站在世界文化之巅,一筆一劃間,變幻莫測。方方正正的“國”字型将源遠流長的千年文化展現得淋漓盡緻。而在這凡塵中除了精妙的漢字,試問還有哪國的語言能散發出如此動人的文化魅力?
借助這些散發出強烈生命氣息的方塊字,無數中國人在豪邁地宣洩着心中铿锵的抱負和心中極端的波瀾!
曾記否,被世人譽為“神機妙算”的曹操?在那一場令人終生難忘的敗戰中,他如流寇一般被人戲耍,日日逃亡在那無法令他施展雄才偉略的小路上。可他卻不願沉淪,用他的橫溢才華,精妙絕倫的漢字發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博大胸襟。而後又發出:“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雄心壯志。
曾記否,美麗溫婉的詞中仙子——李清照?花似的青春年華,在丈夫結實的臂彎和溫情的關懷下,在靜谧的湖上脫口而出:“争渡,争渡,驚起一灘鷗鹭”的幸福。殊不知,你與夫妻“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美好時光已如風中殘燭。在你的夫妻,你的天,你的心都永久逝去時,常常獨自倚窗,不禁流露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無限感傷。此時,最好的慰籍就是用手中筆抒發出萬千感慨,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的不朽佳句。
曾記否,杜牧在《春望》中用漢字大作:“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曾記否,李白在《贈汪倫》中用漢字抒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曾記否,于謙在《石灰吟》中用漢字道出“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曾記否,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用漢字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曾記否?曾記否?……我國多少偉人、英雄、文人、壯士、豪傑用他們筆下的漢字照耀千古。
漢語,令太古以來,自創字開始,多少人陶醉其中,而現在卻有人在鍵盤的“啪啪”聲中忘卻了它,在和手機相伴的日子忽略了它。要知道,漢字它是無數中華民族豐富想象力的産物,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與經曆上千年滄桑歲月洗滌的漢字文化相比,電腦、手機根本不值一提!
看,那詞風委婉的《望江南》是漢字的裙擺;觀,那口口相傳的《虞美人》是漢字的飄帶;賞,那絕世之詞《一斛珠》是漢字的衣襟。
縱觀亘古,萬物鬥轉星移,唯有漢字愈發博大精深。青山不老,綠水長流,就算山老水枯,我也永遠敬賞您——内涵豐蘊的中華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