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堅持叫《我是歌手》,有一種夢想叫《星光大道》;有一種回憶叫《年代秀》,有一種活躍叫《中國達人秀》;有一種智商叫《最強大腦》,有一種學霸叫《漢字英雄》;有一種娛樂叫《天天向上》,有一種相親叫《非誠勿擾》。
在媒體滲透每個角落的如今,電視節目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有人通過節目放松心情,有人通過節目增長知識,可以說節目已達到了無所不能的地步。節目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節目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節目的精彩可以讓我們拍手叫好,節目的失敗可以讓我們唏噓不滿。節目不僅僅是娛樂大衆的一種途徑,更是中國文化在媒體時代的一種嶄新姿态。節目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充分展現了媒體人的高度智慧,在這智慧的背後靠的是創新的思維,也有叫做文化底蘊的堅實基礎。
節目絕不是個人智慧的結晶,節目中所透露出的正是中國人的獨特文化。比如我很喜歡的《年代秀》。節目通過将請來的嘉賓分為60-00年代的幾組然後遊戲的方式來回憶過去的時光。這個節目之是以成功,不是因為嘉賓的表現有多出彩,也不是因為主持人的風趣幽默有多到位,而是因為節目的宗旨在于回憶過去。這種回憶也許包含了經典老歌,紅色電影,但更多的是包含了文化經久不衰的新鮮感。沒錯,正是新鮮。雖然這些文化随着時光的流逝而陳舊,但當我們将其包裝一新重新展示在衆人面前,這些文化就會呈現出沖擊現代人感官的新鮮氣息。這種以文化展現文化魅力的思維,不正是這個節目吸引人的地方嗎。
還有現在紅極一時的《最強大腦》。大多數人隻是對選手令人贊歎的表現贊歎一番後就别無它想了,因為這個節目吸引的人大都隻是對高智商的單純崇拜,也就是說,人人都喜歡聰明人。這也許是節目紅火的原因,但我覺得不應是這個節目所追求的目的。節目想傳達的除了對選手的肯定,還有對我們這些”普通人”的鼓勵。在看到選手的表現後,我們不能僅停留在驚歎的層面,而是應該思考自己是否也可以那樣優秀,并為了優秀而蛻變。
也許你要說,電視節目怎麼看都很俗。沒錯,沒有節目可以完全避免落入俗套,可是不得不承認,節目的俗也正是它們得以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節目的正面和負面都是大衆心聲的展現,也都有中國文化的渲染。
文化充滿生活,節目是文化呈現的途徑,讓我們通過節目見證文化綻放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