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為何會以“不孝”之名處死孔融,他到底哪裡不孝了

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曆史。

孔融四歲讓梨的故事傳遍了整個曲阜,被寫進了三字經,融四歲,能讓梨。孔融可以說是童星了,這一生不斷的遇到貴人,靠着聰明機智,一路順遂,步步高升,漢獻帝讓他單人了少府一職。本來孔融應該是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的,但是卻被曹操殺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曹操為何會以“不孝”之名處死孔融,他到底哪裡不孝了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大家都敢怒不敢言,但是孔融就不顧這麼多,經常直言勸谏,而且是不是的刺激曹操。曹操雖心裡很氣,但是礙于孔融的名聲,如果不照到一個好的理由,不能殺他。

曹操為何會以“不孝”之名處死孔融,他到底哪裡不孝了

當時曹操的父親死了,曹操指令三軍披麻戴孝,連屠五城。孔融看不順眼,提出了“親自無親”的觀點,大意就是說親情這東西全都是假的,不存在,孩子隻是父母情欲的産物,之間并沒有感情。他其實是在諷刺曹操的假孝義。但這番話卻被曹操找到了一個合理的借口,就這樣,一個一生以孝義為準則的孔融最後卻被安了一個不孝的理由被殺害了。

曹操為何會以“不孝”之名處死孔融,他到底哪裡不孝了

那麼你知道曆史上還有誰是曹操一心想殺而未能殺的人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