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因生性多疑殺害開國功臣,為何朱标卻能獲得極大權利?

我國封建王朝的曆史,一直都有不少權力鬥争的故事,有權臣謀逆的,有外戚幹政的,甚至還有兒子篡位老子的。明朝的太子朱标在曆史上算是一股清流,其他朝代的太子很少有不怕老子的,皇帝也基本不會把權力下放給太子,但朱标恰恰就能夠統領百官,朱标何以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呢?

朱元璋因生性多疑殺害開國功臣,為何朱标卻能獲得極大權利?

朱标能在22歲時就親自處理朝廷的大小事務,這個跟他的身份有極大關系,首先呢,他的母親是從朱元璋白手起家起就陪伴他的馬皇後,馬皇後沒過幾年就生下了朱标。當時正在打仗的朱元璋聽說馬皇後給他生了個兒子,高興地立馬在山上刻了幾行大字,意思就是你到這兒來,準能生個大胖小子。作為馬皇後的長子,朱元璋對他喜歡得不得了。陪伴了朱元璋一生的馬皇後,兩個人是真愛。那馬皇後生的兒子,他自然十分寵愛。

朱元璋因生性多疑殺害開國功臣,為何朱标卻能獲得極大權利?

明朝建立時,朱标才14歲,朱元璋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就安排明朝的開國功臣做他的老師,當時的名士宋濂,開國名将徐達、李善長等人也天天要教導太子。就是在這種耳濡目染的環境下,朱标成了一個彬彬有禮、性格溫良的懷柔太子,他奉行儒家思想中的以德治國、以德服人,反對嚴刑酷法,在決定大小事務時,能放過就放過,隻殺窮兇極惡之人。朱元璋雖然奉行不聽話就殺的政策,但他内心無疑是認同朱标的,隻是他認為朱标的這種善良、仁厚不适用于這個剛剛建立起來的大明。

朱元璋因生性多疑殺害開國功臣,為何朱标卻能獲得極大權利?

朱标權力很大,要是換成一般的太子,可能就會沉溺于其中,甚至做出有悖禮法的事情 而他從來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很會處理父子關系。對待父親,他十分敬畏朱元璋,但是是兒子對父親的敬畏,而不是臣子對君上的那種害怕。朱元璋讓他參政之後,兩人常常會發生意見不合的問題,朱标膽子也大,有幾次還直接反駁了朱元璋。比如有一次,朱标勸谏朱元璋要以仁厚對人,不應該殺太多人,朱元璋回答他:我幫你清除荊棘上的利刺,這樣你以後就能安心做皇帝了!結果朱标不僅沒有表達感激,還反駁他說: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這氣得朱元璋追着他就打,直到朱标拿出母親的畫像,朱元璋才冷靜下來。

朱元璋因生性多疑殺害開國功臣,為何朱标卻能獲得極大權利?

朱标對自己的兄弟姐妹,同樣十分寬容,在他們犯錯時,也總是包容他們,勸告朱元璋不要處罰他們。不得不說,朱标的情商是一流的,曆史上兄弟姐妹互相殘殺的事常有,而朱标的兄弟姐妹們對他十分推崇,十分信任他。有一次朱元璋聽說秦王朱樉在西安一直不幹正事,這個秦王同時也是他的次子,朱元璋就想懲罰他,順便讓朱标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朱标就去了,結果回來之後隻挑了一點小錯說,其他都是誇秦王的話,秦王也是以免受懲罰。如果朱标沒有英年早逝的話,就算燕王朱棣本事再大,野心再大,他也不敢造他大哥的反。

可以說,朱标完全跟了生母馬皇後的性格,寬厚仁厚,如果繼承皇位,那也一定能在曆史上成為一位明君。馬皇後還在世時,能夠跟他一起規勸朱元璋的行為,多次救下了朝中的很多大臣,像宋濂,劉伯溫等等。但馬皇後死後,朱标對朱元璋的規勸效果明顯減弱了。

朱元璋因生性多疑殺害開國功臣,為何朱标卻能獲得極大權利?

朱标每次跟父親争辯完,開始擔驚受怕,人最難克服的就是心病,再加上像朱元璋那樣日夜操勞,終于在某一天病倒了,太醫也沒有什麼辦法,朱元璋隻能一天天看着自己寄予厚望的兒子消瘦下去,直至他的死亡。朱标死後,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他對太子的父子情,嚎啕大哭,可惜太子已經回不來了。朱标在馬皇後去世十年之後才走,朝廷内外失去了一位好皇後,又失去了一位好的繼承人。抱着對母子二人的思念,朱元璋就沒有立希望最大的朱棣為太子,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孫子,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為新太子。這朱棣心裡雖然不滿,但是還是沒辦過,畢竟老爹還活着呢,而且侄子當皇帝,隻要不危害自己的利益,倒也沒什麼。

朱元璋因生性多疑殺害開國功臣,為何朱标卻能獲得極大權利?

朱标處理政務期間,勤政愛民,無論是朝廷官員還是普通百姓,都十分愛戴他。再加上他本人出色的政治能力,還是嫡長子,朱元璋自然十分信任他。可惜曆史總是愛開玩笑,事情的發展也常常在一些節點上發生偏差,朱标的死對于明王朝來說是一個損失,不過也迎來另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朱棣。

大家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勞逸結合,過度的操勞隻會讓身體變差,隻有勞逸結合,做事也才能事半功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