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題記
縱觀曆史長河,有多少文人雅客贊頌過蓮花,贊美他田田的荷葉,亭亭玉立的蓮莖和風姿綽約的蓮花。蓮,以它獨特的魅力和高尚的氣節吸引着人們。
初夏,當那小如銅錢的蓮葉,聚全身之力沖出污泥,初露水面時,它的美感便圈圈蕩漾,那柔軟的蓮葉點綴在綠水清波之間,悄然掩蓋着那般寂靜;莖葉長之迅速,不過幾日,便已十分挺拔,豔陽火辣地直射在蓮葉上,而蓮葉則高傲地擡着頭,沐浴陽光的洗禮,偶爾,微風拂過,它随風搖曳,惹人愛憐。
再過幾日,蓮葉已變得碩大,青翠欲滴,投影于荷塘,綠水清波仿佛被洗滌過一般,綠的純淨,葉上已立有蓮花骨朵,粉嫩可人,婀娜多姿。遠觀,則如一顆水滴晶瑩秀美,近賞,則如古代美人優柔嬌美。漸漸地,骨朵綻放,袅娜地開着,有些則羞澀地打着卷,含蓄深沉。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這些香氣比不上玫瑰的濃郁,也比不上茉莉的清怡,卻讓人神氣大發,沉醉其中。
等到蓮花東一朵西一朵地接連盛開時,荷塘就熱鬧起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蓮花個個鮮豔水靈,姿态嬌媚,窈窕淑女般的豐盈線條,純潔清秀的美麗色彩,内質外形的完美統一,一往情深的豐富内涵,叫人情不自禁的連連贊歎。蓮葉則肩并肩密密匝匝地挨着,宛如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過了一陣子,這樣的美景便隐遁了。荷花漸漸凋謝,沒有了姿态萬千的蓮花,卻有了亭亭的蓮蓬,蓮蓬和荷花骨朵可謂相像,隻是蓮蓬沒有那般剔透罷了。蓮蓬中又結出了蓮子,當那圓圓的蓮子和雪白的藕片拿上餐桌時,唇齒間仿佛也留下了芳香。蓮的一生就這樣度過了,蓮蓬凋落,蓮葉枯萎,蓮悄聲隐匿了起來。大概,明年它還要蓄勢待發。
蓮的種種美感我們已領略了一番,但蓮高潔的品格更值得品味。藕,自生于世間,便委身于水下,不見天日,在濁泥污土的圍困下生活,一旦出污泥,卻潔似玉,白如雪,一塵不染,端莊典雅,光明磊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正是如此嗎?這難道不夠堅貞操守嗎?藕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看似柔嫩,卻可穿透青泥碧水,挺起翡翠般的花梗,托起紅花碧葉,難道不是柔中帶剛嗎?
“蓮,花之君子者也。”蓮出自淤泥,卻開得聖潔,叫人怎能不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