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的高貴在于精神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蘆葦。”意思是,人的生命像蘆葦一樣脆弱,宇宙間的任何東西都能緻人于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高貴得多,因為人的骨子裡有着隻有人才具有的精神。隻有精神的差别,才将人分出三六九等,分出高低貴賤。

科比便是這種賦有高貴精神的人,在2004年6月,21歲的科比第一次參加了總決賽,在當年的整個季後賽中,湖人隊僅輸掉一場比賽,科比最終收獲了全聯盟的總冠軍戒指。比賽結束後,科比說:“我們明年還會再來。”這是一句承諾,意在科比明年還要拿總冠軍。于是,接下來的一年中,科比源源不斷地學習新的技巧,研究比賽錄像,不斷汲取成功經驗和吸取失敗教訓。最終科比憑借自己的勤奮,實作了諾言。科比的故事驗證了“當今體壇第一人”對于精神的追求。

奧斯托洛夫斯基是這種高貴在于精神的人的代表。雙目失明的他并沒有放棄自己。最終寫出了勵志巨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主人公保爾從懵懂少年成長成為一個無産階級戰士的過程,诠釋了精神的重要性。奧斯托洛夫斯基是借助保爾,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人的精神是至高無上的。于是,這本書成為曠世巨著,這種精神也千古流芳,被人口口相傳。

人若是沒有人的精神,則無法在事業上飛黃騰達,更不會像名人一樣出人頭地,有所建樹。

日常生活中,精神也時時展現着它的重要性。

總能見到一位老人瞪着三輪車收廢品。我與他有過短暫的聊天,這才知道,他是一位退休的老教授。并不是生活不富裕,終身俸支付他的日常開銷綽綽有餘。兒女們也給足了他的生活費。隻是這位老人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培養,他将兒女所給的錢和自己的終身俸統統捐給希望工程,自己不論嚴寒酷暑風吹雨打,靠收廢品維持自己的生活。這種熱心公益,自力更生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去贊許,去學習和借鑒。

仔細思考,無論是自己崇拜的科比和奧斯托洛夫斯基,還是生活中的平凡老人,他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都具有了某種精神,催人前進,讓人感動。相信那位心靈高貴的老人青春永駐,因為他的靈魂會永遠充滿朝氣。

我也要做一個有風骨的人,讓自己生命的寬度擴大再擴大,即使實作不了自己的夢想也無怨無悔。因為,我會具有了一個“人”的精神。

上一篇: 蔚藍的回憶
下一篇: 望斷雲煙